鱵魚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鱵魚
Zhēn Yú
別名 箴魚、銅哾魚、姜公魚、針工魚、針魚、單針魚、針扎魚、銅吮魚
功效作用 養陰益氣解毒。主陰虛煩熱盜汗自汗;瘡潰瘍
英文名 Japanese halfbeak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鱵魚

【出處】 《綱目》

【拼音名】 Zhēn Yú

【別名】 箴魚(《山海經》),銅哾魚(《臨海異物志》),姜公魚(《綱目》),針工魚(《醫林纂要》),針魚(《動物學大辭典》),單針魚、針扎魚(《黃渤海伍類調查報告》)。

【來源】 為鱵科動物鱵魚

【原形態】 體細長,略呈圓柱形,背腹緣微凸,尾部漸細。體長約16~24厘米,頭長,前端尖,頂部及兩側面平坦,腹面較狹。口小。眼較大,距上領尖端和鰓蓋後緣的距離相等,眼間隔寬而平坦。鼻孔大,位於眼的前上方。上頜尖銳,呈三角形的片狀,中央微有線狀隆起。下頜延長呈一扁平針狀喙。牙細小,有3牙尖,在兩頜排列成一狹帶。鰓孔寬,鰓蓋膜分離,不與頰部相連。鱗圓形,薄而易脫落。側線很低,位於體兩側近腹緣;側線鱗102~112。背鰭15~17,與臀鰭相對,其起點微在臀鰭前。臀鰭16~18,與背鰭同形,臀鰭基短於背鰭基。胸鰭短寬。腹鰭小,腹位。尾鰭分叉。體銀白色,背面暗綠色,體背中央自後頸起有一淡黑色線條。體側各有一銀灰縱帶,頭部及上下頜皆呈黑色。胸鰭的基部及尾鰭有細微的黑色點。

棲息於淺海、河口,有時亦入淡水中,常躍出水面。

【生境分布】 分布我國沿海和長江等各大河流中。

【性味】 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苦,平。"

【功效與作用】 《醫林纂要》:"滋陰,能穿潰癰毒,作湯服之。"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鱵魚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1.《山海經》:恂狀之山,只水出焉,北流注千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YOU,其喙如箴。

2.《綱目》:鱵魚生江湖中,大小形狀井同minUI殘,但喙尖有一細黑骨如針為異耳。

【拼音名】 Zhēn Yú

【英文名】 Japanese halfbeak

【別名】 箴魚、銅吮魚、姜公魚、針工魚、針魚、針扎魚、單針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鱵科動物鱵魚等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mirhamphus sajori Temminck et Schlegel

採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取肉,洗淨,鮮用。

【原形態】 鱵魚,體細長,略呈圓柱形,體長約16-24cm。頭長尖,頂部及兩側面較平。眼較大。口中等,上頜尖銳,呈三角形的片狀,中央略有線狀隆起。下頜延長為一扁平針狀喙。牙細小,每牙有3牙尖,於兩頜排列成一狹帶。鰓孔寬,鰓蓋膜不與頰部相連。圓鱗薄而易脫落。側線很低,位於體兩側近腹緣,側線鱗102-112(9-10)/(4-5),背緣微凸,背鰭15-17,位於體後與臀鰭相對。臀鰭16-18。胸鰭13,短寬。腹鰭小。尾鰭叉狀,體銀白色,頭部及上下頜皆呈黑色,下頜喙尖端鮮紅色。體背暗綠色,中央自後頭部起有一較寬的綠黑色線條。體側各有一銀灰色縱帶。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近海、河口的中上層魚類,也進入淡水,主食綠藻、浮游生物及小甲殼等動物。產卵期4-6月。

資源分布:我國主要分布於黃海、東海及長江等各大河口。

【性味】 味甘;性微寒

歸經】 心;肝經

【功效與作用】 養陰益氣解毒。主陰虛煩熱盜汗自汗;瘡潰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50-100g。外用:適量,煎湯洗局部。

【各家論述】 《醫林纂要》:滋陰,能穿潰癰毒,作湯服之。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鱵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