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錐蟲病
A+醫學百科 >> 非洲錐蟲病 |
非洲錐蟲病,又稱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腦炎,是一種由寄生單細胞錐蟲經采采蠅叮咬而傳播的疾病,在非洲撒哈拉南部肆虐,其中有些流行區患病率高達八成。
病者初期可能出現發熱、皮疹、水腫和淋巴結脹大等症状,其後腦部和腦膜也可能出現炎症。東非錐蟲病的病情可以快速惡化,腦部受影響的情況也較西非錐蟲病早些及多。錐蟲病晚期時可能會慢慢地出現其它神經系統毛病,昏睡的情況會續漸增加,最終導至昏迷並造成死亡,而睡眠病亦因此而命名。
現時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來預防非洲錐蟲病。驅蚊劑並不適用於采采蠅。由於采采蠅可叮穿輕便衣服,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是避免前往有大量采采蠅的地區。旅客如須前往受影響地區應盡量覆蓋身體外露的部份和避免穿著會吸引采采蠅的藍色衣物。被采采蠅叮咬了的旅客如出現高熱應及早診治。一般透過適當的藥物和治理,病者可得痊癒。
預防非洲錐蟲病的關鍵在於消滅采采蠅和加強個人防護。
目錄 |
疾病描述
非洲錐蟲病是非洲人畜共患得嚴重疾病之一。其病原體屬於布氏錐蟲複合體內的3個亞種,即布氏甘比亞錐蟲。布氏羅得西亞錐蟲和布氏錐蟲。前二者主要引起人體錐蟲病,後者所致病例,臨床報導極少,主要引起牛發病;美洲錐蟲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除人外,錐蟲還寄生於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等動物體。在中非洲、錐蟲病對當地人體健康和造成的危害是及其嚴重的。
症状體征
兩種追蟲侵入人體以後的基本過程包括:錐蟲在局部增殖所引起的局部初發性反應期和在體內散播的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腦膜炎期。
1.初發反應期
患者被舌蠅叮咬後約1周,局部皮膚腫脹,中心出現一紅點,此即錐蟲下疳。「下疳」部位皮下組織可見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細胞核巨噬細胞浸潤。有時可見錐蟲。局部皮膚病變為自限性,約持續3周後即可消退。
2.血淋巴期
錐蟲進入血液和組織間淋巴液後,可長期存在於血液和淋巴系統,引起廣泛淋巴結重大,其中的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增生,感染後約5-12天,出現錐蟲血症。由於蟲體表面抗原間隔一段時間便發生變異,致使原來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失去效應,從而導致血內錐蟲數出現交替上升與下降現象。其間隔時間約為2-10天。蟲血症高峰可持續2-3天,伴有發熱、頭痛、關節痛、肢體痛等症状。發熱持續數日,自行消退。隔幾日後體溫可再次升高。此期可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尤以頸後、頜下、腹股溝等處明顯。頸後三角部淋巴結腫大(Winterbottom氏征)。為甘比亞錐蟲病的特徵。其他體征有深部感覺過敏(Kerandel氏征)和腫大等。此外,心肌炎、心外膜炎及心包積液等也可發生。腦膜炎,腦皮質充血和水腫,神經元變性,膠質細胞增生。主要臨床症状為個性改變、呈無欲狀態。出現異常反射,如深部感覺過敏、共濟失調、震顫、痙攣、嗜睡昏睡等。
兩種錐蟲所致病程不盡相同,甘比亞錐蟲呈慢性過程,病程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其間可有多次發熱,但症状較輕。有時並無急性症状,但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羅德西亞錐蟲病呈急性過程,病程為3-9個月。患者多表現顯著消瘦、高熱和衰竭。有些病人在中樞神經系統未收侵犯以前,即已死亡。
疾病病因
甘比亞錐蟲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病人(婦女及兒童)及帶蟲者。牛、豬、山羊、犬等動物可能是貯存宿主。主要傳播媒介為須舌蠅、G.tachinoides和G.fuscipes。這類舌蠅在沿河流域或森林稠密植物地帶孳生。 羅得西亞錐蟲病的傳染源為人(獵人、漁民和採集工人)。非洲羚羊、牛、獅、鬣狗等動物為其儲蓄宿主。主要傳播媒介為刺舌蠅、淡足舌蠅種團及G.swynnertoni。這類舌蠅孳生在東非熱帶草原和湖岸的森林及植叢地帶,嗜吸動物血,在動物中傳播錐蟲,人因進入此種地區而感染。
病理生理
在人體內寄生的2種錐蟲的錐鞭毛體,具多形性的特點,可分為細長型和粗短型。細長型長20-40μm,寬1.5-3.5μm,前端較尖細,有一達6μm的游離鞭毛,動基體位於蟲體後部近末端;粗短型長15-25μm。寬3.5μm。游離鞭毛短於1μm,或不游離。錐鞭毛體有一個細胞核,見於蟲體中央稍偏處。動基體呈臘腸型,位於蟲體近後端,內含DNA,一端常生出細而長的粒線體。鞭毛起自基體,伸出蟲體後,與蟲體表膜相連。當鞭毛運動時,表膜伸展,即成波動膜。
在用姬氏液或瑞氏染色的血塗片中,胞質呈淡藍色,核居中,呈紅色或紅紫色。動基體為深紅色,點狀。波動膜為淡藍色。細胞質內有深藍色的異染質顆粒。
兩種錐蟲的錐鞭毛體,在病程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內,晚期可侵入腦脊液。在2型錐鞭毛體中,僅粗短型對舌蠅具感染性。錐鞭毛體隨血液被雄或雌舌蠅吸入體內,在中腸內進行繁殖,變為細長型錐鞭毛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約在感染10天後,錐鞭毛體從中腸經前胃到達下咽,然後進入唾腺,附著於細胞上,轉變為上鞭毛體。經過增殖最後轉變為循環後期錐鞭毛體。其外形短粗,大小約15μm×2.5μm。無鞭毛,對人具感染性。當受染舌蠅刺吸人血時,循環後期鞭毛體隨涎液進入皮下組織,變為細長型,經繁殖後進入血液。 在人體內寄生的2種錐蟲的錐鞭毛體,具多形性的特點,可分為細長型和粗短型。細長型長20—40μm,寬1.5—3.5μm,前端較尖細,有一達6μm的游離鞭毛,動基體位於蟲體後部近末端;粗短型長15—25μm。寬3.5μm。游離鞭毛短於1μm,或不游離。錐鞭毛體有一個細胞核,見於蟲體中央稍偏處。動基體呈臘腸型,位於蟲體近後端,內含DNA,一端常生出細而長的粒線體。鞭毛起自基體,伸出蟲體後,與蟲體表膜相連。當鞭毛運動時,表膜伸展,即成波動膜。
在用姬氏液或瑞氏染色的血塗片中,胞質呈淡藍色,核居中,呈紅色或紅紫色。動基體為深紅色,點狀。波動膜為淡藍色。細胞質內有深藍色的異染質顆粒。 兩種錐蟲的錐鞭毛體,在病程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內,晚期可侵入腦脊液。在2型錐鞭毛體中,僅粗短型對舌蠅具感染性。錐鞭毛體隨血液被雄或雌舌蠅吸入體內,在中腸內進行繁殖,變為細長型錐鞭毛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約在感染10天後,錐鞭毛體從中腸經前胃到達下咽,然後進入唾腺,附著於細胞上,轉變為上鞭毛體。經過增殖最後轉變為循環後期錐鞭毛體。其外形短粗,大小約15μm×2.5μm。無鞭毛,對人具感染性。當受染舌蠅刺吸人血時,循環後期鞭毛體隨涎液進入皮下組織,變為細長型,經繁殖後進入血液。
診斷檢查
病原檢查可採用塗片檢查法,取患者血液塗片染色鏡檢。當血中蟲數多時,錐鞭毛體以細長型為主,血中蟲數因宿主免疫反應減少時,則以粗段型居多,也可取淋巴液、腦脊液、骨髓穿刺液、淋巴結穿刺物等作塗片檢查。
血清學診斷方法: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和間接血凝試驗等方法。
分子生物學方法:近年來將PCR及DNA探針技術應用於錐蟲病診斷、特異性、敏感性均較高。此外,動物接種也是一種有用的檢查方法。
治療方案
防治錐蟲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發現、治療病人和消滅舌蠅。改變媒介昆蟲孳生環境,如清除灌木林,噴洒殺蟲劑等措施。治療藥物蘇拉明對各種昏睡病早期療效良好。其他藥物有噴他脒、美拉胂醇(麥拉硫砷醇)等,療效也好。對已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病例,須採用有機砷劑進行治療。
疾病預防
防治錐蟲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發現、治療病人和消滅舌蠅。改變媒介昆蟲孳生環境,如清除灌木林,噴洒殺蟲劑等措施。治療藥物蘇拉明對各種昏睡病早期療效良好。其他藥物有噴他脒、美拉胂醇(麥拉硫砷醇)等,療效也好。對已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病例,須採用有機砷劑進行治療。
安全提示
1.昏睡病只發生在南撒哈拉非洲,發生在具有可能傳播該病的采采蠅的地區。但是有很多地區即便存在著采采蠅,也沒有發現昏睡病。
2.生活在發生該病傳播並依賴於農業、捕魚、畜牧或狩獵地區的農村人口最容易受到采采蠅的叮咬,因此最容易患病。
3.昏睡病一般發生在沒有衛生系統或該系統脆弱的邊遠鄉村地區。該病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中傳播。人口流離失所、戰爭和貧困是導致該病迅速傳播的重要因素。
4.該病發展的地區範圍可從一個村莊至整個區域。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疾病的嚴重程度在村莊之間有所不同。
參看
關於「非洲錐蟲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