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基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動基體(kinetoplast)是在Trypanosoma類及Bodo類存在的具有自身繁殖性的細胞器。最早以細胞內的嗜伊紅性的顆粒而記載,在鞭毛與基底小體會合的地方存在,亦稱副基底小體。它是特化了的粒線體,含動基體 DNA( K-DNA),有時只把含DNA的部位稱為動基體。K-DNA由兩種環狀DNA即小型環狀DNA(minicir-cle)與大型環狀DNA(maxicircle)組成。小型環狀 DNA數千個分子與少數大型環狀 DNA以連環(catenane)狀連接成網( kinetoplast DNAnetwork),約佔細胞全DNA量之20%。小型環狀DNA占動基體DNA的95—97%,合約2500個核苷對、鹼基對多種。而大型環狀DNA含有 4萬核苷對,為具有同一鹼基排列順序的DNA群。大型環狀DNA一般認為相當於通常的粒線體DNA。

關於「動基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