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甙

(重定向自雷公藤多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別名

雷公藤多甙片 ,雷公藤總甙  

適應症

可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腎小球腎病腎病症候群、紫瘢性及狼瘡性腎炎紅斑狼瘡亞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亦可用於過敏性皮膚脈管炎皮炎濕疹,以及銀屑病性關節炎麻風反應、白噻氏病、複發性口瘡強直性脊柱炎等。  

用量用法

口服:每日每千克體重1~1.5mg,分3次飯後服用。一般首次應給足量,控制症状後減量。宜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注意事項

1.孕婦忌服。服此藥時應避孕。 2.老年有嚴重心血管病者慎用。 3.偶有胃腸道反應,可耐受。 4.罕有血小板減少,且程度較輕,一般無需停藥。 5.可致月經紊亂精子活力降低,數量減少,上述不良反應停藥可恢復正常。  

規格

片劑:每片30mg、50mg、100mg。  

雷公藤多甙毒性研究

雷公藤多甙從1981年開始用於風濕病,後來逐漸轉入腎病領域,療效如何,副作用多大至今還是一筆糊塗帳。因為雷公藤多甙對蛋白尿的近期作用比較明顯,沒有激素臉圓身胖的副作用,又是國內研發,價格不貴,服用方便,很受某些醫生追捧。但是有些醫生卻從來或者很少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沒見老師用過,筆者自然屬於後者,但是見周圍有人用的如火如荼,忍不住仔細想想,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最主要可能是雷公藤多甙對卵巢的毒性問題。

女性腎病患者用過雷公藤多甙以後,出現月經紊亂或者閉經者高達65%,當總量達到8000mg時,閉經的發生率更是達到驚人的95%(男性則表現精子減少和無精子)。過去認為60-70%的患者可以自然恢復,但是對於劑量更大年齡偏高用藥時間更久者,自然恢復的可能並沒有這麼高。十分令人奇怪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臨床數據非常少,好象大家都不太研究這個問題,筆者看到的一篇發表在《中華腎臟病學雜誌》2005年三月第三期頁的文章顯示,停藥三個月後,自然恢復率只有42%。 這可是個大問題。 如何正確應用雷公藤這種激素呢?

雷公藤多甙導致卵巢功能減退衰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隨之減少,反饋垂體引起FSH,LH這些促性腺激素分泌過高,所以產生閉經。但是這樣的閉經絕不是簡單的不來月經這樣簡單,真正可怕的是雌激素減少引起的女性一系列的問題,提前進入更年期對人體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作為生兒育女的補償,雌激素是上帝給女性的禮物,一旦失去,內在對生殖系統性功能心血管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的保護作用,外在的青春容貌健美體型,都會打破平衡,進入一個老化的過程。

所以,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我們設計了一套防微杜漸的措施。

首先,還是要先認清正作用,把握好適應症。 雷公藤多甙治療狼瘡比不上環磷醯胺,治療腎病症候群比不上環磷醯胺和環孢素,治療IgA比不上激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比不上甲氨蝶呤。所以,教科書只是把雷公藤多甙限定在難治性腎病症候群,作為其他細胞毒藥物的替補。但是,現在國內的情況是濫用雷公藤多甙,而且多集中在一般的蛋白尿血尿上,有些醫生看到一倆個加號的蛋白尿血尿,連腎穿都不做,就象開口香糖一樣隨意開出來雷公藤多甙。如果是IV型狼瘡性腎炎新月體性腎炎難治性腎綜和已經腎功能不全的的IgA腎病,為了不腎衰,我們甘願冒環磷醯胺導致的卵巢早衰的風險。但是,如果只是為了危險程度不大的蛋白尿血尿,就冒這樣大的風險,是不是值得呢?對於這樣不痛不癢的蛋白尿血尿,腎臟是不是要衰,治療了以後是不是就不衰,停了藥以後會不會複發,還難下結論,卵巢倒是實實在在早衰了,這樣的事情和熊市買股票沒有區別,都需要割肉解套,落荒而去.

第二,仔細觀察副作用。 患者一旦出現月經紊亂,或者出現絕經期征侯群症状,比如潮熱失眠心悸,容易激動等情況,要馬上停藥。但是有些患者在閉經前沒有經期短和量少的先兆,所以,更準確的方法是定期測量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可以發現早期對卵巢的損傷。如何正確應用激素?

第三,更換其他細胞毒藥物 在腎綜的治療中,出現雷公藤多甙對卵巢的毒性作用,而病情仍然沒有控制時,可以更換為環孢素,苯丁酸氮芥驍悉等,但是不能和環磷醯胺互換。環磷醯胺也有卵巢毒性作用,而且和患者的年齡,藥物的總量有關。一項環磷醯胺衝擊治療狼瘡的研究發現,25歲以下者閉經率是12%,25-30歲是27%,31歲以上者竟然高達62%,另外一項研究顯示總量不超過25克閉經的可能性很小。相對來說,雷公藤多甙對年輕人的卵巢毒性更大,而環磷醯胺引起的閉經似乎更難恢復,兩者半斤八兩,互換或者聯合使用都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在現實中,雷公藤多甙因為濫用問題非常普遍,卵巢的毒性作用比環磷醯胺要大的多) 。如何正確應用激素?

第四,雌激素,孕激素治療 除了狼瘡性腎炎以外,及時停藥,如果三個月仍不恢復者,進行雌激素孕激素6個月的替代治療,有文章報導,對不能自然恢復的患者效果良好.需要強調的是,此方法需要婦科醫生的密切觀察下方可以使用。

關於「雷公藤多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