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葉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迎春花葉 | 中藥圖典 |
| 迎春花葉 Yínɡ Chūn Huā Yè |
|
|---|---|
| 別名 | |
| 功效作用 | 治腫毒惡瘡,跌打損傷,創傷出血。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 |
| 毒性 | 無毒 |
| 歸經 | |
| 藥性 | 寒 |
| 藥味 | 苦 |
【拉丁名】Jasminum nudiflorumLindl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葉片。
【採集】5~7月採收。
【性味歸經】《綱目》:「味苦澀,平,無毒。」入心、肝二經
①《綱目》:"治腫毒惡瘡。"
②《陝西中草藥》:"活血散毒,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無名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治腫毒惡瘡:迎春花葉陰乾研末,酒服二、三錢,汗出便瘥。(《衛生易簡方》)
|
||||||||||||||||||||||||||||
出自A+醫學百科 「迎春花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BF%8E%E6%98%A5%E8%8A%B1%E5%8F%B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迎春花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