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卡爾氏菌病
A+醫學百科 >> 諾卡爾氏菌病 |
諾卡爾氏菌病(nocardiosis),諾卡爾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侵犯肺、皮膚、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臟等,導致病變部位的化膿性炎症和膿腫形成。諾卡爾氏菌以法國獸醫E.I.E.諾卡爾的姓氏命名。1888年諾卡爾從患牛鼻疽的牛體上首先分離出一種需氧性放線菌,稱之為鼻疽桿菌,後來該病原體定名為鼻疽諾卡爾氏菌。牛鼻疽發生於牛,以肺部病變、多發性皮下膿腫及瘺道形成為特徵。1890年首先報告一例由諾卡爾氏菌引起的人類疾病。本病可侵犯於任何年齡的健康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的2~3倍,但多數發生在人體抵抗力降低或原有某些嚴重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中。臨床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過程,病情或輕或重,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臨床表現多樣。約75%初發在肺部,病人可有胸痛、咳嗽,同時常伴有發熱、乏力、消瘦、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状。本病雖不多見,但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用抗生素治療後,一般可獲痊癒。
目錄 |
病原學
諾卡爾氏菌廣泛分布於土壤中,也可散落在稻草、牧場以及腐爛的雜草中。諾卡爾氏菌為需氧性菌,革蘭氏染色陽性,具有抗酸性,膿腫中可見散在的分枝細菌絲或由菌絲組成的顆粒。諾卡爾氏菌可在培養基上生長成菌落,挑取菌落製成玻璃片染色標本時,菌絲常斷裂成桿菌形。過去將諾卡爾氏菌列入真菌,但因本菌無完整的核,細胞壁成分和對噬菌體、抗生素的反應也不同於真菌,因此現在將諾卡爾氏菌歸屬細菌,屬諾卡爾氏菌科諾卡爾氏菌屬,與放線菌近緣。諾卡爾氏菌包括30多種,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為星形諾卡爾氏菌,其餘的為巴西諾卡爾氏菌、豚鼠諾卡爾氏菌及鼻疽諾卡爾氏菌。
傳播途徑
諾卡爾氏菌可通過多種途徑侵入人體,導致疾病發生。①帶菌的塵埃吸入呼吸道;②含菌的土壤或雜草直接污染皮膚傷口;③胃腸道偶為侵入途徑,如本菌感染可發生在闌尾炎穿孔時。經呼吸道吸入是星形諾卡爾氏菌的主要侵入途徑,吸入的諾卡爾氏菌常引起肺的化膿性感染。一般認為,進入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的星形諾卡爾氏菌,常表現條件致病菌的特徵,即通常情況下不致病。人體呼吸道的局部性防禦功能降低或原有某些嚴重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慢性肺部疾病,以及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腫瘤藥物時,肺部諾卡爾氏菌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但也有部分患者在發病前無明確的誘因。巨噬細胞、 T淋巴細胞在對抗諾卡爾氏菌感染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諾卡爾氏菌引起的化膿性病變與其他細菌所致者相類似,但包裹膿腫周圍的纖維組織增生甚少,病原體易於從原發病灶內播散出去。
臨床表現
發生在肺部的肺諾卡爾氏菌病,多表現為肺部即肺實質的炎症和膿腫形成,少數情況表現為膿胸,甚至病變穿過胸膜,波及胸壁,形成瘺道。臨床上可有咳嗽、咯痰、氣短、胸痛等表現。痰量可多可少,可為膿性粘痰或痰中帶血。同時病人常有發熱、乏力、消瘦、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状。胸部 X射線檢查可發現不同的病變影像,但無特徵性。
病原菌可經血行播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引起化膿性病變。腦膿腫的發生率約為25~40%,病人有頭痛、嘔吐、抽搐或意識障礙等表現。腦膿腫破潰入腦室和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中,可引起相應部位的化膿性炎症。其他部位如皮膚、皮下組織、腎臟、肝臟、眼及淋巴結均可波及。諾卡爾氏菌可引起足菌腫,發病部位多在足及小腿,偶見於其他部位,發病原因為帶病原體的荊刺等刺傷皮膚,臨床表現類似真菌或放線菌所致者,但很少侵犯骨骼。膿液中有黃白色小顆粒。
診斷
治療
磺胺為首選藥物,對磺胺過敏或不能耐受者,可選用氯黴素或丁胺卡那黴素。免疫功能正常者,在臨床症状好轉後需繼續用藥至少6周,免疫功能低下或原有嚴重疾病者,則應採取綜合性治療措施。必要時對膿腫進行切開引流。
關於「諾卡爾氏菌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