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7x0.jpg


目錄

[概述]

行為治療是以減輕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它的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等特點。由於學派理論甚多,它的種類名稱也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以下擇其要簡作介紹。  

[理論背景]

實驗心理學心理學行為學派的理論和觀點為基礎,其理論淵源主要來自四個面:

1.Pavlov經典條件反射學說有關實驗性神經症模型的理論,強調條件化刺激和反應的聯繫及其後繼反應規律,解釋行為的建立、改變和消退。

2. Sknner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闡明「獎勵性」或「懲罰性」操作條件對行為的塑造。

3.Bandura及Watson的學習理論,前者強調社會性學習對行為的影響,後者認為任何行為都是可以習得或棄掉的。

4.Jacom的再教育論認為病態行為可通過教育改變和改造。  

[適應範圍]

1.恐怖症強迫症焦慮症等神經症。

2.抽動症、肌痙攣口吃咬指甲遺尿症等習得性的不良習慣。

3.貪食、厭食、煙酒和藥物成癮等自控不良行為。

4.陽痿早泄陰道痙攣、性感或性樂缺乏等性功能障礙。

5.戀物癖、異性服裝癖、露陰癖等性變態。

6.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緩的某些不良行為。

7.輕性抑鬱狀態及持久的情緒反應等。  

[方法及技術]

(1)系統脫敏法。這一方法於本世紀50年代由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所創。它是整個行為療法中最早被系統應用的方法之一。最初,沃爾帕是在動物實驗中應用此法的。他把一隻貓置於籠子里,每當食物出現引起貓的進食反應時,即施以強烈電擊。多次重複後,貓即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拒絕進食。最後發展到對籠子和實驗室內的整個環境都產生恐懼反應。即形成了所謂「實驗性恐怖症」。然後,沃爾帕用系統脫敏法對貓進行矯治,逐漸使貓消除恐懼反應,只要不再有電擊,最終回到籠中就食也不再產生恐懼。此後,沃爾帕便把系統脫敏療法廣泛運用於人類的臨床實踐。實施這種療法時,首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異常行為表現(如焦慮和恐懼)是由什麼樣的刺激情境引起的,把所有焦慮反應由弱到強按次序排列成「焦慮階層」。然後教會患者一種與焦慮、恐懼相抗衡的反應方式,即鬆弛反應,使患者感到輕鬆而解除焦慮;進而把鬆弛反應技術逐步地、有系統地和那些由弱到強的焦慮階層同時配對出現,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即逐步地使鬆弛反應去抑制那些較弱的焦慮反應,然後抑制那些較強的焦慮反應)。這樣循序漸進地,有系統地把那些由於不良條件反射(即學習)而形成的、強弱不同的焦慮反應,由弱到強一個一個地予以消除,最後把最強烈的焦慮反應(即我們所要治療的靶行為)也予以消除(即脫敏)。異常行為被克服了,患者也重新建立了一種習慣於接觸有害刺激而不再敏感的正常行為,這就是系統脫敏療法。它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恐怖症、強迫性神經症以及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

(2)厭惡療法。是一種幫助人們(包括患者)將所要戒除的靶行為(或症状)同某種使人厭惡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從而達到戒除或減少靶行為出現的目的。這一療法也是行為治療中最早和最廣泛地被應用的方法之一。在臨床上多用於戒除吸煙、吸毒、酗酒、各種性行為異常和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也可以用於治療某些強迫症。

厭惡刺激可採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彈痛刺激和電刺激)、催吐劑(如阿朴嗎啡)和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或聲響刺激等,也可以採取食物剝奪或社會交往剝奪措施等,還可以通過想像作用使人在頭腦中出現極端憎厭或無法接受的想像場面,從而達到厭惡刺激強化的目的。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為,可以在酗酒者個人生活習慣中最喜歡喝酒的時刻進行,使用催吐嗎啡或電擊等懲罰性刺激,造成對酒的厭惡反應,從而阻止並消除原來酗酒的不良行為。又如,戒煙,可以採用「戒煙糖」、「戒煙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使吸煙者在吸煙時感覺到一種難受的氣味,而對吸煙產生厭惡感,以至最終放棄吸煙的不良行為。

(3)行為塑造法(shaping)。這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目的在於通過強化(即獎勵)而造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一般採用逐步進級的作業,並在完成作業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有人認為最有效的強化因子(即獎勵方法)之一是行為記錄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時所取得的進展正確記錄下來,並畫成圖表。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根據圖表所示的進展,治療者還可應用其它強化因子,當作業成績超過一定的指標時即給予表揚或獎勵。此外,還可採用讓患者得到喜愛的食物或娛樂等辦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新的行為,以取代舊的、異常的行為。為了使治療效果得以保持和鞏固,在應用這一治療方法時,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幫助患者把在特定治療情境中學會的行為轉換到家庭或工作的日常生活現實環境中來。此法的適用範圍包括孤獨症兒童說話,改善或消除恐怖症、神經性厭食症肥胖症及其他神經症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改善或促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交和工作的行為;在社會教育中,可用於對低能者的訓練以及用於治療某些性功能障礙等。

(4)代幣制療法。這是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特別是條件強化原理的基礎上形成並完善起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它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病人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患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記分卡、籌碼和證券等象徵性的方式。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錢幣」那樣的功能,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獲得價值。用代幣作為強化物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用起來極為便利,還可進行連續的強化;只要患者出現預期的行為,強化馬上就能實現;用代幣去換取不同的實物,從而可滿足受獎者的某種偏好,可避免對實物本身作為強化物的那種滿足感,而不致於降低追求強化(獎勵)的動機。並且在患者出現不良行為時還可扣回代幣,使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同時起作用而造成雙重強化的效果。

代幣制療法不僅可用於個體,而且可在集體行為矯治中實施。可以在醫院,也可以在學校中廣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級中以及在工讀學校、管教所和監獄中使用。臨床實踐表明,在多動症兒童、藥癮者和酒癖者等的矯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復中代幣制療法都有良好的效果。

(5)暴露療法。這是一種主要用於治療恐怖症的行為治療技術。其治療原則是讓患者較長時間地想像恐怖的觀念或置身於嚴重恐怖的環境,從而達到消退恐懼的目的。1967年斯坦夫爾和列維斯首先報告一種使患者逐步暴露於恐怖情境來治療恐怖症的行為療法,這便是最早使用的暴露療法,但當時稱為爆破療法。此法與系統脫敏療法有某些共同之處,如都需要讓患者接觸恐怖的對象(事物或情境)。但它們之間又有不同之處:①在暴露療法實施過程中,恐怖情境出現時無需採用鬆弛或其他對抗恐怖的措施。②暴露療法需讓患者暴露於恐怖情境的時間較長,如治療嚴重的廣場恐怖並伴有嚴重焦慮的患者,每次治療時間約需2小時或更長。③系統脫敏法一般僅能對較輕的恐怖症有效;而暴露療法則常用於治療嚴重的患者。④暴露療法不僅可用於個別治療,還可用於集體治療。如對廣場恐怖症可對5-6名患者同時進行治療,即同時暴露於恐怖情境,療效與個別應用時相同。

(6)鬆弛反應訓練,這是一種通過自我調整訓練,由身體放鬆進而導致整個身心放鬆,以對抗由於心理應激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緊張反應,從而達到消除緊張和強身祛病目的的行為訓練技術。一般的鬆弛反應訓練方法,使用較多的是雅可布松所首創的漸進性鬆弛法。此法可使被試者學會交替收縮或放鬆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時能體驗到自身肌肉的緊張和鬆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識地去感受四肢和軀體的鬆緊、輕重和冷暖的程度,從而取得松靜的效果。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禪等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一般認為,不論何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只要產生鬆弛反應都必須包含四種成份:①安靜的環境;②被動、舒適的姿勢;③心情平靜,肌肉放鬆;④精神內守(一般通過重複默念一種聲音,一個詞或一個短句來實現)。

據國內外的實驗研究證實,鬆弛反應訓練能產生如下的生理效應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減慢,收縮壓下降,腦電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說來,能產生鬆弛反應的療法,都能對抗緊張和焦慮。鬆弛反應療法由於簡便易行,還可以自我訓練,故它不僅是系統脫敏法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與生物反饋儀並用可收到生物反饋治療單獨進行時所得不到的效果;對於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於心理應激(緊張)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各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地成為人們用以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還廣泛地運用於體育競賽、文藝表演以及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以對抗緊張和焦慮,從而保持和發揮良好的競賽和表演效果。

(7)生物反饋治療。是一種藉助於電子儀器,讓人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內部正在發生變化的行為矯治技術。通過生物反饋治療有助於患者調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壓、胃腸蠕動肌緊張程度、汗腺活動和腦電波等幾乎包括所有的身體機能的活動情況,從而改善機體內部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矯正對應激的不適宜反應,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饋是在60年代開始由美國心理學家米勒根據操作式條件反射學習理論,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內臟反應訓練的實驗研究,於1967年首次獲得成功,從而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治療技術。按照傳統的觀念認為,骨骼肌(隨意肌)是人能夠隨意控制的,而內臟和腺體等平滑肌(不隨意肌)則受自主神經支配,是不能隨意控制的,米勒所創立的生物反饋技術第一次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用科學事實證明,通過特殊的學習和訓練,人也可以學會知道和隨意地控制自己的心臟血管、胃腸、腎臟和各種腺體等內臟器官的活動,就像隨意控制骨骼肌群那樣。

臨床實踐證明,生物反饋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行為治療技術。生物反饋和鬆弛反應訓練相結合,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通過訓練學會使用鬆弛反應來對抗並消除一般的心理、情緒應激症状;同時在臨床上,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治療各科心身疾病、神經症和某些精神病。

(8)自控法。主要通過確定目標、自我監察、自我強化等手段達到消除不良習慣性行為。主要適用於戒煙、戒酒、戒毒癮及治療貪食症等。  

代表人物

行為治療的概念最早有斯金納和利得斯萊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  

理論基礎

一、條件反射理論

早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一切心理活動都是從刺激到行為的反應,都可以簡化為刺激-反應(S-R)的活動和單純的適應功能。

所謂刺激是指引起機體行為的內部和外部的變化,而反應則是指構成行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

巴普洛夫提出經典條件反射。認為人和動物的心理活動,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為和隨意運動都是無條件反射基礎上形成的條件反射。斯金納提出操作條件反射,其基本規律是:自發性行為在先,強化在後;行為表現的頻率隨該行為造成的結果而改變(效果律);取消強化物可使原已習得的操作行為消退(消退律)。與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相比,操作反應是自發性的,雖有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但無明確的非條件反應出現。

在行為主義看來,任何複雜的行為以及變態的行為都來自學習,尤其是早期的行為實踐。

二、情緒理論

原始的情緒模式表現為恐懼、憤怒和愛,而其他的各種複雜情緒是通過條件作用而逐漸形成的,情緒反應可以歸結為特定內臟變化的行為表現。

三、環境決定論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行為都是環境塑造的結果,而且行為是可以通過教育變化的,否認遺傳和本能對行為的作用。新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不僅通過自身行為被強化而習得新的反應,而且還可以通過觀察他人(榜樣)完成的行為而習得新的行為。

四、人格理論

認為人格是在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一切動作的總和,是所有的各種習慣系統的最後產物。人在與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了多種行為習慣系統,而所謂人格不過是諸多習慣系統中佔有優勢的習慣系統。行為主義看來,人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改變環境和行為而得以重塑。  

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

1、以普通心理學中的學習原理為基礎,無需引入特別的理論假說

2、否認行為的遺傳和本能的作用,認為環境和教育決定一切,也決定症状的形成和消退

3、在研究題材上和治療上只重視可觀察當事人的外顯行為,即使是內隱的語言習慣也被認為是由外顯的語言習慣逐漸演變而來的

4、認為變態行為和正常行為之間並無質的區別,而只是數量上的差異,即過剩和不足,行為治療的實質就是消退過剩的反應,建立缺乏和不足的反應,即「去其有餘,或補其不足」

5、人格是一切動作的總和,是各種習慣系統的最後產物,重建人格就是建立新的行為習慣

6、行為治療只需就事論事,不必考慮深層的原因。  

行為治療的一般要點

1、確定需要治療的靶行為

2、具體描述分析靶行為,如有多個靶行為,要確定治療的先後順序與最佳方案

3、與被治療者一道確定治療的具體實施方案

4、指導當事人如何實施方案

關於「行為治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