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為主義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20世紀3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後期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主要代表人物有E.托爾曼、C.赫爾和B.F.斯金納。

新行為主義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早期行為主義無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引起了不少人的非難和反對。在行為主義陣營內部也就出現了一批改造和發展早期行為主義的人物,他們先後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以求擺脫這種困境。托爾曼首先提出了「中介變數」的概念,試圖用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的有機體內部發生的變化來解釋刺激-反應公式所不能解釋的事實。赫爾也嫌J.B.華生用刺激-反應的一般原理作為行為解釋的原則未免太天真,認為這些有機體內部進行的事實,應該從一套表述清晰的公式出發,用最嚴格的邏輯,演繹出一系列互相連結的定理,從而建立一種可靠的行為科學理論體系。斯金納則認為,早期行為主義把意識經驗排除在科學考慮之外的做法,在策略上是很不明智的。他指出,一種適當的行為科學必須考慮有機體皮肉內部所發生的事件,並認為可以對有機體的內部過程進行研究而無需放棄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行為主義產生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於操作主義哲學思潮對新行為主義者的影響。操作主義以探討科學體系的嚴密性和精確性為宗旨,強調「操作分析」的方法,認為由於測量操作的方式不同,同一客觀概念並不總是具有同一的意義。人類通過科學所能得到的知識,僅僅是人們所進行的種種測量、觀察、記錄、運算等操作的結果。30年代以後,操作主義原則在美國風行一時,特別受到新行為主義者的重視。他們都認為用科學的操作來規定心理學上一些術語的意義,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爭論,有助於把心理科學體系建立在客觀的實驗操作的基礎之上。  

托爾曼的目的性行為主義

托爾曼的體系是一種整體性行為主義。他認為行為中所包含的不只是一些生理過程的細目,從肌肉抽搐中並不能推演出行為來。行為具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性能:首先,行為總是趨向或是避開某個目標,這就標誌著整體行為的目的性。其次,有機體在指向目標的進程中能利用環境所提供的各種途徑和手段,這就標誌著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第三,行為有選擇短近而易於達成目的活動的傾向,托爾曼稱它為「費力最少原則」。最後,整體行為具有可接受教育的特徵,因為它是可以教育變化的。托爾曼指出,「行為所固有的目的和認知,按其定義來說,是完全客觀的東西」,這與W.麥獨孤的主觀的目的心理學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

托爾曼認為在整體水平上進行行為的心理分析,就是要推斷出介於實驗變數與行為變數之間的中介過程。1951年,托爾曼把原先提出的兩種中介變數改為3種主要的範疇:①需要系統:特定時刻的生理剝奪或內驅力情境;②信念價值動機:表示寧可選擇某種目的物的慾望的強度和這些目的物在滿足需要中的相對力量;③行為空間:行為是在個體的行為空間中發生的。在這種行為空間中,有些物體吸引人(具有正效價),而另一些物體則使人厭惡(具有負效價)。中介變數是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但它卻是行為的決定者。

托爾曼的學習理論在他整個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他認為動物在迷津中學習,除必須被一定刺激物所引起外,還須針對環境的當前特點(他稱作對象-符號或符號)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嘗試中,逐漸過渡到按記憶中的這些特點(他稱作意指之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這些特點包括對行動的方向、到達目的的距離以及其間的關係(他稱作手段-目的-關係)。在托爾曼看來,動物學習任何迷津,都是對這種特定的整體(符號、意指之物和意指著的手段-目的-關係)形成認知-地圖,從而產生期待的過程。這一整體,托爾曼稱之為符號-格式塔。他的這一學說也就被稱作符號學習理論、符號格式塔理論或期待理論。由於整個學習過程帶有認知的客觀性質,有人也把他的學說看作是當今認知心理學的濫觴。托爾曼的主要著作有:《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1932)。  

赫爾的行為原理

赫爾堅決主張動物和人的一切適應性行為,從根本上說是物理的、非心理的。他認為建立一條從簡單的電子質子運動一直延伸到複雜的目的性行為(包括理性行為和道德行為)的連續不斷的邏輯鏈索,是科學的理所當然的目標。赫爾特別讚賞歐幾里得和牛頓等人關於數學和物理的演繹系統,並把它作為模型用來發展成一種普遍的和形式化的行為系統。這就是他所倡導的假設-演繹系統。假設-演繹系統開始於假設,每個假設充分地完滿地與一個邏輯系統相結合,從中演繹出結論(定理)來。如果結論與經驗事實相符合,假設就保留;否則,假設就得加以修改或排除。

赫爾的體系包括一套複雜的公設和附律。從直接觀察到的先行條件(刺激變數)開始,通過中介變數,移向輸出的一端(反應變數)。刺激變數包括如強化的次數、誘因的剝奪、刺激的強度、獎賞的分量等客觀因素。在赫爾的體系中,刺激變數需要通過3個層次的中介變數,才達到輸出的一端。中介變數的第1層次有習慣強度,它是強化次數的函數;內驅力,它是驅動狀態(如誘因剝奪)的函數;刺激強度動力機制,它是刺激強度的函數;以及誘因強化,它是獎賞量的函數。第2層次有反應勢能,它是第1層次變數的聯合函數;概括化的反應勢能,它是泛化的習慣強度的函數;以及總的抑制勢能,它是反應抑制和條件抑制的函數。第3層次有淨餘反應勢能,它是振蕩度和反應閾限的函數。最後,作為輸出一端的反應變數包括行為反應的一些可計量的特徵,比如反應潛伏期,反應幅度,達到消退所需不強化的次數和反應出現的機率等。

赫爾力圖使心理學體系數量化,他的學習理論一度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學說。主要著作有:《行為的原理:行為理論導論》(1943)、《一種行為體系:關於個體有機體的行為導論》(1952)等。  

斯金納的行為主義體系

斯金納強調行為的科學研究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其任務就是建立實驗者控制的刺激情境與繼之而來的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斯金納雖曾主張有一種「第三變數」,但他不把這種變數安放到有機體內部,而堅持以外在的情況來說明有機體的狀態。在他看來,有機體內部所發生的事件,不管稱為中介變數,或是叫做生理過程,其本身也是行為的一部分。有機體外部和內部的事件具有同樣的物理維度,因而無須假定那些內部事件具有任何特殊性質,或者必須用任何特殊方法去認識。

斯金納在他的行為的實驗研究上雖然深受華生和И.Π.巴甫洛夫的影響,但他卻獨自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實驗研究體系。斯金納認為,一門只是關於團體行為的行為科學,對理解特定的個案不會有多少幫助。因而他只著重對單個有機體進行嚴格控制條件下的實驗研究,斯金納的立場是嚴格的行為主義,他只研究能夠觀察到的行為;他所關心的只是描述行為,而不是解釋行為。他從不靠建立什麼「假設」去研究問題,也從不演繹什麼「定理」,或用實驗去證明那些「定理」。因此斯金納的體系性質上是非理論的。

斯金納關於操作條件作用的原理是他對有機體行為分析的核心部分。斯金納把條件作用區分為 S型與 R型。S 型反應是由一個特殊的可觀察的情境刺激所激起的反應,他稱之為應答性行為;R型反應是在沒有任何能夠觀察到的外部刺激情境下發出的反應,他稱之為操作性行為。在斯金納箱內,在行為和環境的因果關係中,反應、刺激和強化是順序發生的基本的偶合。一個操作的發生(反應),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這個操作再次發生的強度(機率)就增加。這裡,實地練習固然重要,但關鍵的變數是強化。

值得注意的是斯金納關於強化程序的研究。斯金納和他的同事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影響行為的最佳程序。他們發現定時強化(就是按某種時間間隔進行強化)比連續強化(就是每次反應都受到強化)要優越。強化之間的時間間隔越短,動物的反應就越快;反之,反應的速度就下降。他們又發現,定比強化(就是強化不是出現在某種時間間隔之後,而是出現在預定的反應次數之後)更為優越。動物在定比強化中的反應比在定時強化中的反應更快些。如果比例不是定得太高(就是每一種強化所要求的不是不可能達到的),那末這種定比強化是非常有效的。

斯金納對言語行為的研究也是較突出的。他認為人在言語中發出的聲音,也是一種反應,這些聲音反應可以通過別人的言語聲音、手勢以至各種表情姿態得到強化。兒童言語的正確使用,就是從父母成人那裡對正確語法和發音作出的不同反應中學會的。所以言語行為也服從於強化的偶合,也是可以預測和控制的。

斯金納按照操作強化原理製成能夠幫助教師為每個學生安排有效的程序學習的教學機,在美國教育界很快推廣,曾波及世界各國。70年代以來,由於計算機和有關信息加工技術的發展,原先應用在教學機中的程序設計已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技術中被廣泛應用。

斯金納試圖把實驗室里發展出來的行為技術轉用於一般的社會,勾划出一種由積極的強化作用所「控制」的社會機構。他的有關著作曾受到一些人的讚揚和另一些人的嘲弄。主要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1938)等書。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美國心理學中占統治地位長達40年久。行為主義的理論結構和實驗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會變得更加精確、客觀和專門化。但是由於它們對人性的理解太片面,研究的對象太狹窄,應用的方法太機械,因而研究的實效相對來說不大。從50年代起,行為主義心理學遇到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兩方面的嚴重挑戰。

關於「新行為主義」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