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甲癖

(重定向自咬指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咬甲癖是多發生於兒童與青年人的一種常見口腔癖好,大約有30%的7至10歲兒童與45%的青少年有此癖好。

咬甲指的是在緊張、壓力、飢餓或無聊狀態下啃咬指甲趾甲的習慣性行為。有時也是心理或情緒失控的症状。這是一種強迫性、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習慣,患者有時無法或難以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曾有記載顯示某些患者在入睡時咬指甲。對於此種行為,有解釋認為是由於做夢時或者夢境中事件造成的壓力,或者是由於平時壓力的表現。咬甲被認為是最常見的一種輕度自殘行為。根據佛洛依德學說的解釋,咬甲是口舌期粘滯的表現。醫學上用於描述此種行為的專門術語是「咬甲癖」。  

目錄

負面作用

被咬的指尖,尤其是甲緣的皮膚,對於疼痛極為敏感。甲刺是角質層上的破損皮膚,當它們被不當地移除後,手指將容易被微生物與病毒感染,並患上甲溝炎。牙疾也被認為與咬甲癖有所聯繫。此外,咬甲還有可能會使甲縫中難以清潔的細菌進入口中。  

咬甲與智商

俄羅斯研究人員對烏拉爾山地區兒童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咬甲可能會造成鉛中毒,從而造成智力的喪失。對於仍在心理發育期的兒童更是如此。與鐵有密切接觸的咬甲者(水管工、畫家或印刷工人等)也會造成同樣的鉛中毒。  

成因

心理痴迷、心理強迫以及攻擊傾向是咬甲的三大成因。很多人稱自己咬甲是為了尋求自我放鬆,或是一種在感到壓力或沮喪的情況時的行為。身處上述任一種意識改變狀態都會引發咬甲的無意識行為。目前很難對咬甲人群進行統計或分類。很多情況下,咬甲都是進行自我傷害的有意識行為。在某些案例中,咬甲行為可追溯到幼年、少年或成年早期的思想或行為影響。  

治療

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往往可單獨進行或作為其它治療手段的補充。咬甲戒斷的第一階段為相反習慣訓練(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這一階段包括四個步驟,目的是使患者忘記咬甲習慣,或是代之以其它更積極的習慣。除此以外,還可以用刺激避免療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來發現並消除經常導致咬甲衝動的刺激因素。也可以用咬具來避免咬甲行為。

消除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相結合。  

藥物療法

某些藥物對於治療咬甲成效顯著。目前,某些最新的特效抗抑鬱劑被用於咬甲治療。此類藥物也被用於治療拔毛癖、心理強迫症。這些藥物包括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氟西汀(flu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 帕羅西汀(paroxetine), 氟伏沙明(fluvoxamine), 西酞普蘭(citalopram), 依他普侖(escitalopram), 奈法唑酮(nefazodone)以及文拉法新(venlafaxine)等。此外,小劑量使用精神分裂類藥物如利培酮(risperidone)、奧蘭扎平(ola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齊拉西酮(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可強化抗抑鬱劑的治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精神分裂類藥物並不一定代表咬甲癖患者還有精神分裂症。  

苦味甲油

苦味甲油是一種塗在指甲上的透明液體,在大多數藥店都可買到。患者在咬甲時,塗層會釋放出苦味劑,從而使患者產生厭惡感。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療法,無需處方且隨處可以購得。

關於「咬甲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