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茯神木
Fú Shén Mù
別名 黃松節、松節、茯神心、茯神心木、茯苓木
功效作用 平肝安神。主驚悸健忘中風語蹇;腳氣轉筋
英文名 pine among the Indian Bread, pine among the Tuckahoe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藥味

茯神木 (《綱目》)

異名】黃松節(《藥性論》),松節(《腳氣治法總要》),茯神心(《衛生寶鑒》),茯神心木(《本草備要》)。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間的松根。  

植物形態

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干 後變硬;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子實體生於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質,老後或干後變為淺褐色。菌管密長2-3mm管壁薄,管口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徑0.5-1.5cm,口緣裂為齒狀。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藥材】茯神木多為彎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帶有殘留的茯神,呈白色或灰白色,內部呈木質狀。

質松,體輕而無皮,略似朽木。

【炮製】將茯神木劈成小塊,或碾碎用。  

功效

性味】甘,平。

①《本草求真》:味苦,性溫。

②《要藥分劑》: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茯神木的功效】平肝安神

驚悸健忘中風不語,腳氣轉筋

①《藥性論》:治中偏風,口面歪斜,毒風筋攣,不語,心神驚掣,虛而健忘。

②《綱目》:治腳氣痹痛,諸筋牽縮。

③《中藥志》:寧心安神。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入散劑

【選方】①治腳氣冷搏於筋,轉筋攣痛:松節(取茯神中根心子用,銼如米)一兩,乳香一錢(捶碎)。

炒令焦,只留一、二分性,出火毒,研細。

每服一錢至二錢,熱木瓜酒調下。

(《腳氣治法總要》松節散) ②治中風舌強語澀:茯神心(炒)一兩,薄荷(焙)二兩,蠍梢(去毒)二兩。

上為末。

每服一、二錢,溫酒調下。

(《衛生寶鑒》茯神散)  

名家論述

《要藥分劑》:肝風內煽,發厥不省人事者,余每重用茯神木治之,無不效,蓋此證雖屬肝,而內煽則必上薄於心,心君為主不寧,故致發厥。

茯神本治心,而中抱之木又屬肝,以木製木,木平則風定,風定則心寧,而厥自止也。

關於「茯神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