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轉移
A+醫學百科 >> 胸膜轉移 |
胸膜轉移主要來源於肺,其次是乳腺,其他常見原發部位有胃,卵巢,胰腺等。癌症造成胸膜層毛細血管內壓,膠體滲透壓,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胸腔內壓力改變,產生胸腔積液——惡性胸水。惡性胸水又稱癌性胸膜炎,系癌症胸膜轉移和胸膜本身癌症所致的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是晚期癌症的常見併發症,臨床上癌症病人一旦出現胸腔積液,即意味著病變已局部或周身播散。
目錄 |
胸膜轉移的原因
胸膜轉移:多見於未分化癌及腺癌,鱗癌較少,為肺癌直接侵犯或種植的結果
胸膜轉移的診斷
診斷措施為穿刺抽液細胞學檢查。臨床上常表現為胸液增長極快,抽後鶒不出2~3天,又復增多。血性胸液中常能找到癌細胞。非血性胸液亦不能除外癌症,可能由於胸膜癌灶少之故。當常規的胸水細胞學和生化檢查無法確診時,可使用胸膜活檢以獲得組織學診斷。
胸膜轉移的鑒別診斷
心包轉移:是指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至心包膜的結果,心包轉移瘤是惡性腫瘤的全身表現之一。 1.心包轉移瘤主要引起急性滲出性心包炎,但通常是無症状的。大多數僅在屍檢中偶然發現。然而,在已開發國家中它鶒是急性心包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在某些未被診斷出的惡性腫瘤、白血病等患者,心包填塞可能是最早的表現。2.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的症状。
肺部轉移:一般指惡性腫瘤發生惡化,轉移到肺部。肺是全身血流的必經之地,其豐富的毛細血管床是一高效過濾器,成為各種惡性腫瘤轉移的好發部位。死於惡性腫瘤者20~54%有肺轉移,15%肺部是唯一的轉移部位。肺轉移瘤的發生,一般認為是腫瘤細胞停留在肺的小動脈或毛細血管的分叉部位,黏附在毛細血管的內皮形成凝塊,並穿過管壁進入血管外的結締組織內,然後細胞增生,成為小的瘤體,形成轉移性腫瘤。
心臟轉移:是指全身惡性腫瘤經各種途徑轉移至心臟。在此生長形成腫瘤,稱為心臟轉移瘤,1893年由Heketoen首次報導。與肝肺或腦相比,腫瘤轉移到心臟的機率較少,臨床表現也常不明顯,但其意義尚關係到它們能酷似更常見的心臟疾病及有時因心臟轉移的原因而致命。
淋巴道轉移:是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是指侵犯的瘤細胞穿過淋巴管壁,脫落後隨淋巴液被帶到匯流區淋巴結,並且以此為中心生長出同樣腫瘤的現象。淋巴結轉移,一般是首先到達距腫瘤最近的一組淋巴結,然後是依次到距離較遠者,當腫瘤細胞在每一站浸潤生長的同時也向組內鄰近的淋巴結擴展。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部分患者,也可行短路繞過途徑中的淋巴結直接向較遠的淋巴結轉移。臨床上稱這種轉移的方式為跳躍性的轉移。這些特點增加了腫瘤轉移的複雜性,使臨床上出現了一些難以尋覓到原發病灶的淋巴結轉移癌。
骨轉移:是某些原發病經血行轉移。乳癌是最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亦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癌症患者當出現骨痛症状時則可能發生了癌症的骨轉移。
診斷措施為穿刺抽液細胞學檢查。臨床上常表現為胸液增長極快,抽後鶒不出2~3天,又復增多。血性胸液中常能找到癌細胞。非血性胸液亦不能除外癌症,可能由於胸膜癌灶少之故。當常規的胸水細胞學和生化檢查無法確診時,可使用胸膜活檢以獲得組織學診斷。
胸膜轉移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全身治療 惡性積液的存在常表示癌症擴散,因此應視為全身性疾病。全身治療包括化療,生物治療和中醫藥治療。但單純全身往往達不到消除胸腔積液的效果,需要結合局部治療以緩解症状,有時後者更為重要。中醫治療的原則是寬胸利水,常用方藥為瓜蔞,商陸,葶藶子,青皮,陳皮,杏仁,蘇子,大腹皮,雲苓皮等。
2.腔內治療 腔內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殺滅癌細胞,促進胸膜纖維化,粘連閉塞胸膜腔,消除胸水,緩解症状,以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參看
- 瀰漫性胸膜間皮瘤
- 老年人肺癌
- 局限性胸膜間皮瘤
- 肝性胸腔積液
- 惡性胸腔積液
- 老年人胸腔積液與胸膜炎
- 類肺炎性胸腔積液
- 結核性胸膜炎
- 肺胸膜阿米巴病
- 轉移性胸膜腫瘤
- 胸腔積液
- 涎腺的未分化癌
- 肺癌
- 肺、胸膜阿米巴病
- 慢性化膿性胸膜炎
- 胸部症状
關於「胸膜轉移」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