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胃平滑肌肉瘤(leiomyoma of stomach)多從胃固有肌層發生,較為少見,僅占胃內瘤的20%,性別差異不大,平均年齡為54歲。

【診斷】

X線鋇餐檢查所見,胃內型呈半圓形充盈缺損,邊緣整齊,有時其中央可見臍樣的潰瘍龕影;胃外型表現為胃受壓,胃壁粘膜完整,皺襞有拉平現象。胃鏡檢查可見粘膜下腫塊的特徵,如有潰瘍時,從該處取活檢較易確診。

須與良性平滑肌瘤區別。一般認為腫瘤直徑超過3cm者,應考慮為惡性。如活檢見細胞為多形性,核分裂活躍,更應考慮為惡性。

【治療措施】

胃平滑肌肉瘤對放射和化療均不敏感,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其切除範圍與胃癌手術相同。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為35~50%。

病理改變】

腫瘤呈球形或半球形,主要在粘膜下擴展,與胃壁呈垂直性生長。可單發,亦可多發,部分由良性平滑肌瘤惡變而來。好發於胃壁的中上部,以胃體部為多見,其次是胃底部。根據其大體形態,可分為三形:①胃內型,腫瘤位於粘膜下,突向胃腔;②胃外型,腫瘤位於漿膜下,向胃壁外突出;③胃內和胃外型,腫瘤位於胃肌層,同時向粘膜下及漿膜下突出,形成啞鈴狀腫塊。

半數的病例有腫瘤中心性潰瘍,加之血循環豐富,故破潰後常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腫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圍組織,常累及大網膜腹膜後,並經血行轉移,多見於肝,其次為肺。淋巴轉移不常見。

影像學表現]

1.鋇餐X線表現:

(1)胃內型:

①粘膜下可見圓形或半圓形充盈缺損,邊緣光滑,鄰近粘膜柔軟為其特點。

②腫瘤表面粘膜皺襞撐平消失,粘膜皺襞可直達腫塊附近,蠕動達腫瘤邊緣。

③腫瘤基底較寬。

④個別病例見大小不等的潰瘍。

(2)胃外型;

①腫塊向腔外生長較大時,胃輪廓呈外壓性凹陷變形移位及腔內充盈缺損或龕影形成。

②若有胃外巨大腫塊同龕影並存,應考慮本型,因胃癌很少有胃外腫塊。

(3)胃壁型:腫瘤同時向腔內、外生長,其同內外腫塊相連呈啞鈴狀。

(4)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在胃泡內見半弧形軟組織腫塊,即使病變靠近賁門也很少累及食管下端。

2.CT表現:

胃腔內或向腔外生長的軟組織腫塊,密度不均勻,形態不規則,腫瘤內可見出血壞死、囊性變、潰瘍形成和鈣化,增強後強化不均勻,腫瘤還可直接向周圍侵犯胰、結腸、脾等。

[鑒別診斷]

1.胃底部平滑肌肉瘤與賁門癌的鑒別:

(1)胃底部平滑肌肉瘤胃泡內有軟組織腫塊,與賁門癌相同;

(2)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即使靠近賁門部也很少累及食管,而賁門癌累及食管下端,為診斷賁門癌的依據。

2.良惡性平滑肌瘤的鑒別:

(1)如腫塊超過10cm,則惡性可能性較大;

(2)如龕影大而不規則.或在瘤體中心部位有特徵性竇道形成,多為平滑肌肉瘤。

(3)腫瘤在短期內發展快應考慮為惡性。

臨床表現

症状無特異性,其出現時間和程度取決於腫瘤的部位、大小、生長速度以及有無潰瘍。約半數以上的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診,其次為上腹部不適和輕度疼痛。約1/3患者可捫及上腹腫塊。

【疾病相鑒別】

胃平滑肌肉瘤需與胃平滑肌瘤、胃癌、胃其他非上皮惡性腫瘤鑒別,後者可通過病理學檢查來鑒別。

平滑肌瘤一般直徑在3cm以內,較局限,圓形,黏膜多完整,出血和體重減輕少見。

活體組織學檢查,細胞無多形性,無巨細胞,核分裂很少。若腫瘤直徑在3cm以上,伴有潰瘍及大出血,體重下降,組織學檢查細胞呈多形性,可見巨細胞,核分裂活躍,應認為是平滑肌肉瘤。

健康問答網關於胃平滑肌肉瘤的相關提問

關於「胃平滑肌肉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