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雀花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翠雀花 | 中藥圖典 |
翠雀花 Cuì Què Huā |
|
---|---|
別名 | 小草烏、貓眼花、雞爪連、百部草、飛燕草、鴿子花、鸚哥草、玉珠色窪 |
功效作用 | 瀉火止痛,殺蟲。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
毒性 | 有毒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出處】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 Cuì Què Huā
【別名】 小草烏(《植物名實圖考》),貓眼花(《中藥通報》(3)6:251,1957),雞爪連(《吉林中草藥》),百部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飛燕草(《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鴿子花(《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鸚哥草(《甘肅中草藥手冊》),玉珠色窪(藏名)。
【來源】 為毛莨科植物翠雀的全草或根。7~8月採收,漂洗,切段,晒乾。
【原形態】 翠雀,又名:大花飛燕草。
多年生草本,高35~65厘米。莖具疏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圓,醑形,長2.2~6厘米,寬4~8厘米,3全裂,裂片細裂,小裂片條形,寬0.6~2.5毫米。總狀花序具3~15花,軸和花梗具反曲的微柔毛;花左右對稱;小苞片條形或鑽形;萼片5,花瓣狀,藍色或紫藍色,長1.5~1.8厘米,上面1片有距,先端常微凹;花瓣2,較小,有距,距突伸於萼距內;退化雄蕊2,瓣片寬倒卵形,微凹,有黃色髯毛;雄蕊多數;心皮3,離生。蓇葖果3個聚生。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分布雲南、山西、河北、寧夏、四川、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西藏等地。
【性味】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有毒。"
【功效與作用】 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瀉火止痛,殺蟲。"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含漱,搗汁浸洗;或研末水調塗擦。
【注意】 不可內服。
【附方】 ①治風熱牙疼:飛燕草五分至一錢。水煎含漱,不可咽下。(《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疥癬:飛燕草配苦參研末調擦。(《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③治頭蝨:鮮雞爪連全草,搗碎,水浸洗頭。(《吉林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學百科 「翠雀花」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BF%A0%E9%9B%80%E8%8A%B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翠雀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