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齒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篦齒蒿
Bì Chǐ Hāo
別名 惡臭蒿、粘蒿、籽蒿
功效作用 清利肝膽。主急性黃疸型肝炎
英文名 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
始載於 內蒙古中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藥名

篦齒蒿

別名

惡臭蒿、粘蒿、籽蒿

漢語拼音

bi chi hao

英文名

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 [Artemisia pectinata Pall.; Neopallasia yunnanensis (Pamp.) Y. R. Ling]

中藥化學成分

本品地上部分含9(10)-佛術二烯-12-酸[eremophila-9(10),11(13)-dien-12-oic acid],β-谷甾醇(β-sti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石蠟(paraffins),倍半萜烷(sesquiterpenic hydrocarbons ),和倍半萜二醇(sesquiterpenic diol)。

考證

始載於《內蒙古中草藥

科屬分類

菊科

生態環境

生於荒漠、河谷礫石地或山坡荒地。

各家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清利肝膽、消炎止痛,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頭痛頭暈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晾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功效分類

平肝息風藥

性味

味苦;性寒

藥材基源

為菊科植物櫛葉蒿的地上部分。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研末。  

功效主治

功效

清利肝膽

主治

急性黃疸型肝炎  

動植物形態

櫛葉蒿一年生草本,高12-40cm。莖自基部分枝,紫色或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絹毛。葉片橢圓形,篦齒狀分裂,松針狀,質堅硬,無毛,無葉柄,羽軸向基部逐漸擴大,莖下部和中部的葉長1.5-3cm,寬0.5-1cm,上部和花序下的葉變短而窄。頭狀花序無梗或幾無梗,卵球形,長3-4(-5)mm,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葉腋,多數頭狀花序在小枝或莖中上產排列成緊縮的穗狀或狹圓錐狀;花托圓錐關突起;外圍的雌花能育,3-4個,狹筒狀,全緣;中內的兩性花9-16個,有4-8個著生於圓錐狀花序托的下部,能育,其餘的生托頂,不育,全部兩性花冠5齒裂。瘦果在圓錐狀花序托的下部排列成規則的一圈。花果期7-9月。

關於「篦齒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