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三尖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篦子三尖杉 | 中藥圖典 |
篦子三尖杉 Bì Zǐ Sān Jiān Shān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抗癌。主血液系統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實體瘤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澀 |
目錄 |
基本資料
中文名:篦子三尖杉
科:三尖杉科
學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
別名:阿里杉、梳葉圓頭杉、花枝杉。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現狀
漸危種。蓖子三尖杉常零星分布於常綠闊葉林下的灌木叢中,很少有成片生長單優勢群落,隨著常綠闊葉林遭到破壞,種群數量正日趨減少。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樹皮灰褐色,枝條輪生,小枝幹時褐色,有明顯的溝槽。葉條形,質硬,螺旋狀著生,排成二列,葉緣彼此接觸,通常中部以上向上微彎,長1.5-3.2厘米,寬3-4.5毫米,先端微急尖,基部截形或心臟狀截形,近無柄,下延部分之間有明顯溝紋,上面微凸,中脈不明顯或稍隆起,或中下部較明顯,下面有兩條白色氣孔帶。雄球花6-7聚生成頭狀,直徑約9毫米,梗長約4毫米,雌球花由數對交互對生的苞片組成,有長梗,每苞片腹面基部生2胚珠。種子倒卵形或卵圓形,長約2。?厘米,頂端中央有有凸尖,直徑1.8厘米。花期3-4月,種子9一10月成熟。
分布
在貴州,主要分布於黔東北梵淨山、石阡,黔東南的鎮遠,黎平、榕江,黔南三都徭人山、平塘及荔波朝陽區翁昂等地。生於海拔300—1500米的山谷林中,我國湖北西北部、湖南西部、四川南部、江西東部、雲南東南部和廣東北部有分布;越南亦產。
生境與生態學特徵
蓖子三尖杉分布區的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熱量條件十.分優越,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為15.6-18.3℃,年降水量為1100—1637毫米。分布區的土壤為酸性黃壤或中性或微鹼性的石灰土。蓖子三尖杉喜溫暖濕潤的生境,常生於常綠闊葉林下的灌木層中。儘管生境較陰濕,局部地區光照條件較差,但仍生長良好,林下伴生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花、血水草及多種蕨類多為喜陰濕的種類,這充分反映了蓖子三尖杉喜陰濕生境的特點。此外,本種對土壤的要求亦不嚴格。在荔波翁昂及鎮遠舞陽河地區,蓖子三尖杉出現於石灰土上,而在梵淨山及榕江等地,則出現於 酸性黃壤上,說明本種對於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
保護價值
自本世紀60年代以來,植物化學家從蓖子三尖杉的枝葉,樹皮中提取的生物鹼,經臨床試驗,證明是一種新型的抗癌新藥,對治療人體非淋巴系統白血病,特別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和單核型細胞白血病有較好的療效。另外,本種木材結構細緻,堅實不裂,宜作雕刻、棋類及工藝品材料。由於本種在常綠闊葉林中零星分布,種群數量日趨減少,故應予以保護。
是篦子三尖杉,因為它的葉排列的像中國的篦子,不是蓖子;到目前為止,從篦子三尖杉中一共得到了四種生物鹼,一種為高刺酮類生物鹼,沒有特別的活性;另三種為粗榧鹼類,其中的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具有看白血病的活性,而三尖杉鹼本身並沒有顯著的生物活性。
保護措施
由於蓖子三尖杉多生長於常綠闊葉林下,常因常綠闊葉林遭到砍伐而隨之受到破壞。要保護蓖子三尖杉,首先要保護其生境不被破壞。因此,應將有蓖子三尖杉分布的常綠闊葉林劃為保護區或保護點,進行封山育林,嚴禁砍伐。在鎮遠舞陽河風景區相見河河谷,蓖子三尖杉正位於遊人通過頻繁的路旁,一些植株已受到攀折破壞。應在此設立小面積保護點,並將道路改在河谷對岸通行。此外,應有計劃地組織人力採收種子,進行引種栽培試驗,以擴大蓖子三尖杉的種群數量。
|
關於「篦子三尖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