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疾病名稱瑞氏症候群

英文名稱:Reye Syndrome;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症候群

藥物療法:消除腦水腫保肝支持療法換血療法

瑞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是由臟器脂肪浸潤所引起的以腦水腫和肝功能障礙為特徵的一組症候群,又稱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症候群。1963年由Reye首先報導。多發生在6個月~15歲的幼兒或兒童,平均年齡6歲,罕見於成年人。  

目錄

瑞士症候群診斷方法

根據在小兒病前有輕微的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史,繼之出現進行性加劇的精神神經症狀、肝臟體征低血糖表現,應考慮本病。本病的確診依賴於肝臟的活體組織檢查,可見肝細胞內有大量脂肪滴,電鏡下觀察粒線體膨大以及緻密體的減少或消失等特徵性改變。  

瑞士症候群治療措施

消除腦水腫是治療本病的重點,是改善預後的關鍵,應注意保護肝功能和加強支持療法,有人採用換血療法,以去除毒素、降低血氨,糾正凝血障礙,取得了一定療效。  

瑞士症候群病因學

病因不明,多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如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EB病毒等,也可能與黃曲霉素、水楊酸製劑或環境遺傳因素有關。病毒感染後粒線體的結構和代謝異常導致一系列生化改變是引起肝及腦部病變的主要基礎。主要病理改變以腦和肝為主,可見大量脂肪沉著,在胞漿內充滿脂肪滴,電鏡下觀察粒線體腫脹,呈多形態變化,內嵴消失,基質伸展呈小條狀,顆粒變粗,糖原減少。此外在腎小管心肌胰腺胃腸道、肺、脾和淋巴結等器官也有脂肪浸潤現象。  

瑞士症候群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迅速,其主要臨床表現為:①在病前2周內常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的前驅症状。②腦部損害,為本病最為突出的表現。當前驅症状好轉時,可突然出現頻繁嘔吐和劇烈的頭痛,開始時興奮煩躁、精神錯亂嗜睡,隨後轉為驚厥昏迷,乃至大腦強直狀態,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③肝臟損害,表現肝臟腫大,伴有肝功能障礙,多無黃疸出血傾向。④多數伴有低血糖,少數出現脫水代謝性酸中毒等。  

瑞士症候群輔助檢查

1.血清轉氨酶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氨、血漿游離脂肪酸和短鏈脂肪酸升高。

2.腦脊液檢查壓力升高,但細胞數和蛋白多在正常範圍之內。

3.腦電圖檢查呈中、重度瀰漫性異常。

4.CT檢查有助於排除腦部佔位性病變。  

瑞士症候群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相鑒別。  

瑞氏症候群診斷要點

1.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或服用水楊酸鹽、酚噻嗪等藥物史。

2.可有發熱,反覆頻繁嘔吐,驚厥,意識障礙等急性進行性腦病症狀,但無神經系局灶征。腦脊液壓力高但無炎症改變。腦電圖多呈瀰漫性高幅慢活動,可有多灶性棘波。

3.早期血氨高,血糖低。ALT、LDH、CPK 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線粒纖酶谷氨酸脫氫酸活性明顯降低。

4.腦電圖多呈瀰漫性高電壓σ 波。

關於「瑞氏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