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獺骨
Tǎ Gǔ
別名  
功效作用 骨鯁;止嘔吐。主魚骨鯁喉;嘔噦;水積黃腫;惡瘡
英文名 Otter bone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歸經 胃經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拉丁名】Lutra lutra L.

獺骨的功效介紹】獺骨 (《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鼬科動物水獺骨骼,動物形態詳獺肝條。

性味歸經】咸、平《別錄》:「平。」入肝、脾、胃三經。

【功用主治-獺骨的功效】①陶弘景:療食魚骨鯁。

②《藥性論》:治嘔噦不止。

【選方】①治水積黃腫:獺骨磨細,煮綠殼鴨蛋服。 (《四川中藥志》)

②治無名惡毒瘡似魚眼者:獺骨(生碾末)一兩,麝香一字。 研末和勻,調貼之。 (《聖濟總錄》獺骨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克;外用:研末,調貼之。

【功效分類】利水滲濕利水消腫

【關 鍵 詞】利水消腫 清熱解毒 濕熱黃疸 水積黃腫 嘔噦不止

關於「獺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