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疳藥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牙疳藥 | 中藥圖典 |
牙疳藥 Yá Gān Yào |
|
---|---|
別名 | 對坐葉、葉上繡球、四稟關、節節花、骨葉、酒藥草、野雞草、小繡球、天麻、黑頭草、一掃光、峰窩草、田波浪、白痧藥、蛇草、穿心草、四方梗、狗肝菜 |
功效作用 | 清熱涼血,健脾除濕。治牙疳,小兒疳積,風濕痹痛,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Scabrous Small-hooked Hedyotis |
始載於 | 《南寧市藥物志》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胃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 |
【別名】對坐葉、葉上繡球、四稟關、節節花、骨葉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長節糙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k. et Arn. Var. scabrida[Oldenlandia uncinella (Hook. et Arn.) O. Ktunze var. scabrida (Franch.) Hand.-Mazz.],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淨晒乾。
【植物形態】
1.長節耳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除花冠簡喉部和萼裂片有時被毛外,全部無毛。莖粗壯,銳四稜柱形,節間特長。葉對生,無柄或具短柄;托葉三角形,長12mm,基部合生,邊緣有疏離小齒或撕裂狀;葉片紙制裁,長圓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3.7-7.5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側脈4-5對,纖細。花序頂生或腑生,密集成頭狀,直徑12-16mm;無總花梗;花無梗或梗極短,萼簡倒圓錐形,長約1mm,先端4深裂,裂片長約3mm;花冠白色,簡狀,長約2mm;雄蕊著生於花冠簡喉部,內藏;柱頭2裂,粗糙。蒴果倒卵形,長2mm,直徑1.8-2mm,先端平,具宿存萼裂片,熟時2理解。種子有棱。花期夏季。
2.糙葉長節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 。莖被短毛。葉對生;長卵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輪狀簇生,密集成圓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無柄,淺紫紅色。蒴果小,革質。花期夏秋。
【性味歸經】甘、辛,涼。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健脾消積,清熱解毒。用於風濕關節痛,小兒疳積,久瀉,痢疾,牙疳;外用治皮膚瘙癢,結膜炎。
【用法用量】 3~6錢,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全年可采。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
出自A+醫學百科 「牙疳藥」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89%99%E7%96%B3%E8%8D%AF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牙疳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