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決明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海決明 | 中藥圖典 |
海決明 Hǎi Jué Mínɡ |
|
---|---|
別名 | 馬蹄子 |
功效作用 | 平肝潛陽。主高血壓病;頭暈頭痛;慢性肝炎 |
英文名 | Black Fovea Snail |
始載於 | 《中國藥用動物志》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咸 |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拼音名】 Hǎi Jué Mínɡ
【英文名】 Black Fovea Snail
【別名】 馬蹄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蹄螺科動物黑凹螺及銹凹螺的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hlorostoma nigerrinma(Gmelin)2.Chlorostoma rustica(Gmelin)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後,去肉,取殼,洗淨,晒乾。
【原形態】 1.黑凹螺,貝殼呈塔形。質厚寬實,一般殼高24-30mm,寬與高近等。螺層6層,殼頂3層很小,以下3層寬度驟增。殼面一般較平直,體螺層顯著膨脹。殼表灰黑色或棕黑色,生長線細波狀與細密的放射肋相互交錯,具縱走的灰黑色條紋和引伸的肋痕。殼基部較平整。殼口內面銀白色,有珍珠光澤及數條環行的細褐襞。內唇斜,中部延伸成白色遮緣,基部具鈍齒1-2枚。臍孔深,部分被遮掩,變小,周緣灰白色。厴懈質,圓形,褐色,多旋,核在中央。
2.銹凹螺,貝殼圓錐形,質堅厚,一般殼高23-26mm,寬與高近等。縫合線顯著。殼面稍突出,每層的寬度逐漸增加。殼表黃褐色或黑褐色,常具鐵鏽色斑紋。自殼頂向下的各層都具很顯著的斜行肋線,尤以在體螺層最為顯著,生長線細密,並與棕色的斜行放射肋成十字形交叉。殼內麵灰白色,具珍珠樣光澤。殼口斜,呈馬蹄形。外唇薄,有一褐色與黃色相間的鑲邊;內唇厚,向臍孔伸出一白色遮緣,臍孔大而深,周圍有白色環。下方殼口具1-2枚白色小齒。厴角質,薄而圓,棕紅色;邊緣銀白色,核在中央。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活於中低潮區岩石間。
2.生活於潮間帶下區一對潮下帶約20m深的岩礁上或海藻叢中。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東海、南海。
2.我國沿海分布很廣。為經濟藻類養殖業的敵害。
【性狀】 性狀鑒別(1)黑凹螺,呈圓錐形,螺層6,殼頂3層很小,下面 3層增大,殼基層最大,較平整。表面灰黑色,有經從向的灰黑色花紋和自殼面紳伸而出的肋痕。殼口斜形,內面有珍珠樣光澤和環形細紋數條。殼堅厚。氣微,味微咸。
(2)銹凹螺,螺殼呈圓錐形,螺層約5層。殼頂尖,有的已折斷。表面黃褐色,密布鐵鏽斑紋,各層均有細弱的螺旋肋和生長紋,並可見不太整齊的縱向隆起。殼口斜,馬蹄形,內麵灰白色,有珍珠樣光澤。氣微,味微咸。
【化學成份】 貝殼含碳酸鈣(CaCO3),還含精氨酸(arginine),天門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等14種胺基酸。
【性味】 味咸;性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平肝潛陽、益肝補腎。治高血壓、慢性肝炎。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海決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