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疾病的時間分布
醫學電子書 >> 《流行病學》 >> 疾病的分布 >> 疾病的時間分布 |
流行病學 |
|
|
疾病的流行,無論傳染病還是非傳染病均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有的由散發而流行,有的則被消滅,例如曾嚴重威脅兒童生命的天花,已於1979年在全世界被消滅。危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脊髓灰質炎,也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號召下,應用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擬在2000年前在全球消滅。但是,有的傳染病卻正在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如病毒性肝炎、性病、狂犬病、愛滋病等。其中性病由於社會因素的影響,日趨嚴重;狂犬病則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形成寵物熱,因而造成本病發病率逐年遞增,致使不少人喪命;人所共知愛滋病的蔓延是全球性的,既往亞太地區病例較少,現已呈逐年增多之勢。凡此種種,皆隨時間變化而改變了疾病分布的面貌。其變化的形式有爆發、季節性、周期性、長期變異等。
(一)爆發
疾病在一個集體或固定的較小人群中,短時間內,發病數突然增多(2~3例或以上),稱為爆發(outbreak)。
常見的爆發有食物中毒、傷寒、痢疾,還有化學毒物中毒等。爆發常因許多人短期內接觸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由於潛伏期不同,發病有先有後。先發病者為短潛伏期患者,後發病者為長潛伏期患者,大多數病例發生日期往往在最短和最長潛伏期之間,即常見潛伏期。發病高峰與該病的常見潛伏期基本一致。因此可從發病高峰推算暴露日期,從而找出引起爆發的原因。
各種疾病均可發生爆發。爆發類型很多。其時間分布也多種多樣。
食物中毒爆發常在數小時或數十小時內發生,多因共同食入某種食物所致。病人突然增加,很快達到高峰,而後下降。病人常集中發生在同一潛伏期內,流行曲線呈單峰型(圖2-4)。
圖2-4 某單位食物中毒的時間分布
傷寒爆發多見於水型和食物型兩種。以地面水為水源的地區,爆發常發生於大雨之後,與雨水沖刷地面而污染水源有關。發病人數在1~2周內迅速增加,以後逐漸減少。病例分布於一個最長潛伏期內。病人地區分布與水源供給範圍一致。爆發後常可見到拖長的流行波,稱為「接觸性尾巴」,是因日常生活接觸所形成,見圖2-5。
圖2-5 乙型副傷寒水型爆發病曲線(3日計)
傷寒食物型爆發多由於帶菌者或病人污染物品引起,可發生在任何季節。其發病人數因污染食物種類、食用人數及污染持續時間不同而異。在短期內病人數急劇升高,若非持續污染則發病人數很快下降,若為持續污染則流行波可呈長期波動或出現第二高峰。因此,必須儘快查明傳染源、傳播途徑,以防止疫情蔓延。
非傳染性疾病爆發事例亦不少見。1984年我國南方某農場發生一起陰囊皮炎爆發,首發病例發生於1983年,1984年2月份發病人數開始上升,8月份達到高峰,10月份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後,流行告終。前後發生陰囊皮炎病例183例,罹患率高達56.63%。經調查研究證實是由於缺乏核黃素(維生素B2)所致(圖2-6)。膳食中供給量不足,加工烹調方法不夠合理是引起爆發流行主要原因。
圖2-6 陰囊皮炎逐月發病與各種水溶性維生素供給量的關係
引自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袁經偉等.1988,9(2):72
(二)季節性
疾病的流行有一定季節(seasonality,seasonalvariation),傳染病尤為明顯,如流行性乙型腦炎在我國北方8、9、10三個月為發病高峰季節,在此前後很少發生。而南方稍早,如圖2-7。其主要原因與乙型腦炎病毒在媒介昆蟲體內繁殖特性及蚊蟲孳生條件有關,也與豬的病毒血症時間密切相關。又如細菌性痢疾在我國各地終年均可發生,但有季節性升高,一般為8~9月份,南方稍早,北方稍晚,有的地區季節性高峰內的病例數佔全年病例數的40%以上。
圖2-7 四省市流行性乙型腦炎季節分布(1955)
但有些傳染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結核、麻風、梅毒等發病則無季節性。究其原因,可能與這些疾病的傳播方式有關。
非傳染性疾病亦有季節性,如營養缺乏病中的糙皮病(pella-gra)常春季高發;花粉熱多發生在春夏之交;腦出血多發生於冬季;急性心肌梗死出現在11月~1月和3~4月兩個高峰;黑色素瘤常在夏季多發,與強烈陽光照射有關。
季節性發病的特點曾用來鑒別不同病種。過去許多研究者都認為美國的地方性斑疹傷寒與歐洲的蝨傳斑傷寒相同。Maxcy(1926)觀察到兩病流行季節,前者高峰在8、9、10月份,後者在3、4、5月份。兩病的季節分布不同。又觀察到某些地區,如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市,地方性斑疹傷寒有集中性分布。根據工作地點標出病人分布圖,顯示出本病在市商業中心地區有聚集現象。再仔細研究,發現在糧食倉庫、雜貨鋪、飲食店及飯店工作人員中有較高的發病率。這一分析使Maxcy提出家鼠或小鼠為病原體貯存宿主,蚤、蟎或蜱等為傳播媒介的假說。他總結出地方性斑疹傷寒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的季節分布不同,又缺乏人傳人證據,認為本病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為兩種不同方式傳播的不同疾病。這一推論後來經Dyer的調查研究證實,判定地方性斑疹傷寒系鼠類為貯存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摩氏立克次體為病原體的一種傳染病。
季節性高峰的原因複雜,受各種氣象因素、媒介昆蟲、野生動物、家畜等生長繁殖等因素影響,也受風俗習慣、生產、生活、衛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有的尚未得到合理的解釋。季節性研究不但可探討流行因素、傳染源,還可為防制對策的制訂提供依據。
(三)周期性
疾病依規律性的時間間隔發生流行,稱為周期性(periodicity)
一些傳染病由於易感人口增多而發生流行,常可表現為周期性流行。麻疹疫苗普遍使用前,在人口眾多城市中常常表現為二年一次流行高峰。自1965年廣泛推廣使用麻疹疫苗後,我國麻疹的發病率顯著降低,周期性流行已不明顯。
周期性流行也發生於流行性腦髓膜炎,約7~9年流行一次;百日咳約3~4年一次;甲型流行性感冒2~3年一次;乙型流行性感冒4~6年一次。主要是與人口稠密的城市中易感者積累及傳染源與易感者接觸有關。
(四)長期變異
人類許多疾病在一個相當長時間內隨著社會生活條件改變,醫療技術的進步,自然條件的變化而發生顯著變化,使其感染類型、病原體種類及宿主均有很大的不同,即稱之為長期變異(secular change)。如近年來傳染性疾病的種類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既往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炭疽、白喉、布魯菌病、麻疹、腦膜炎等經常發生流行或大流行。但經過大力防治,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感染往往來自體內毒力弱的、內源性的「正常菌叢」或腐物寄生菌或機會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s),宿主也往往是抵抗力弱的病人、老年人和嬰幼兒。
美國從血液中檢出的細菌,50年代初期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則以革蘭陰性菌為主。
我國大連地區報告,1957~1986年臨床檢出細菌變遷情況:革蘭陽性葡萄球菌從1957年%,下降到1986年%;鏈球菌從53.6%下降到8.8%;肺炎球菌由99.8%下降到2.9%。而革蘭陰性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克雷伯菌、綠膿桿菌則均有上升。這種感染細胞譜型的變遷與磺胺、青黴素、鏈毒素的廣泛應用,一些新的診斷、治療措施的開展,衛生條件改善,計劃免疫的實施等有關。
在長期變異中,E1 Tor型霍亂自1961年以來失去「地方性」特徵,廣泛在亞、歐、非各洲流行。1992年10月在印度又出現了O139霍亂,根據其在印度傳播範圍及廣泛播散的能力,預示第八次霍亂大流行已開始。
經過長期變異,我國疾病譜發生了顯著變化。近20餘年來我國一些傳染病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廣泛流行,乙型病毒性肝炎帶毒者的大量存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出現,細菌性食物中毒不斷發生,肺結核病死率雖然下降,而發病率仍然較高。一些性傳播疾病的上升,狂犬病的蔓延等,都值得注意。而國外也是如此,如日本近年來胃癌發病率降低,乳腺癌、大腸癌則有上升。
疾病的地區分布 | 疾病的人群分布 |
關於「流行病學/疾病的時間分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