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蘚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泥炭蘚 | 中藥圖典 |
泥炭蘚 Ní Tàn Xiǎn |
|
---|---|
別名 | 大泥炭蘚、水蘚、水苔、地毛衣 |
功效作用 | 清熱明目;止癢。主目生雲翳;皮膚病;蟲叮咬瘙癢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淡 |
泥炭蘚 (泥炭蘚科)Sphagnum palustre (高山濕地沼澤習見植物) 本種為分布最廣而習見種。常見於山地濕潤地區或沼澤中,多成大面積墊狀單一的植物群落。是生成泥炭的主要成分來源。由於該類群植物附有特有的儲水細胞,儲水能力是其他蘚類數倍至數十倍。
分布:我國大部地區山地均有分布。除亞洲分布外,歐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蘚綱泥炭蘚科的唯一代表屬。原絲體呈片狀。植物體柔軟,灰白色或灰綠色,高可達數十厘米而呈墊狀生長。莖纖細,單生或稀分枝,表皮細胞大形,無色,有時具水孔和螺紋。葉細胞大形,無色透明,具水孔和螺紋加厚,間有狹長形的綠色細胞。孢蒴球形,成熟時紫黑色,蓋裂,由柔弱、透明的假蒴柄自莖頂伸出。孢子四分型。在系統上為蘚類植物的最原始分類群,約10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在北溫帶分布較廣。
泥炭蘚植物習生於高山和林地的沼澤中,或經常有滴水的岩壁下窪地及草叢內。
泥炭蘚植物可吸蓄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它在森林地區過分生長往往導致森林的毀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缺乏藥棉,加拿大、英國、義大利等國曾利用泥炭蘚類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製作敷料。由泥炭蘚和其他植物長期沉積後形成的泥炭,其1噸的燃料熱量相當於0.5噸的煤。泥炭蘚植物迄今仍為苗木、花卉等長途運輸的最佳包裝材料。
藥物
【藥名】泥炭蘚
【別名】大泥炭蘚、水蘚、水苔、地毛衣
【漢語拼音】ni tan xia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ium Ehrh.;S.cymbifolium(Ehrh.)Hern.]
【科屬分類】泥炭蘚科
【拉丁文名】Herba Sphagni
【生態環境】生於水濕環境及沼澤地帶。四季均生長。適於高山帶的濕冷環境。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東、中南和西南等地區。
【動植物形態】植物體枝條纖長,黃綠色或黃白色,高8-20cm。莖及枝表皮細胞具多數螺紋及水孔。莖葉舌形,平展,長1-2mm,寬0.8-0.9mm,葉細胞無螺紋;枝葉闊卵圓形,內凹,先端兜狀內卷,綠色,細胞在葉片橫切面呈狹長三角形,偏於葉片腹面。雌雄異株。精子器球形,集生於雄株頭狀枝或短枝頂端,每一苞葉葉腋間生1個;頸卵器生於雌株頭狀枝叢的雌器苞內;孢蒴球形或卵形,成熟時棕栗色,具小蒴蓋。
【性味】淡;甘;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外用:適量,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
妙用
以上面所說大家肯定不會對它的用處有太大的印像,下面就介紹一下一種對泥炭蘚的妙用。
Discovery出品的荒野求生秘技裡面有一集《歐洲阿爾卑斯山》。裡面提到:泥炭蘚可以殺菌,割傷時,可以用泥炭蘚清理傷口來殺菌。大家可以把它的圖片找出來好好認識一下,外出時如果不小心受傷了,就以此法救急吧。
|
關於「泥炭蘚」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