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水黃
Shuǐ Huánɡ
別名 葛葉大黃、大黃
功效作用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水黃,病名。三十六黃之一。《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水黃者,身面青黃,腳膝浮腫,心腹脹滿,上氣煩悶,語聲不出。」治用大黃甘草湯等方。

藥名。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科植物水黃的根及根莖

【功 效】:清熱瀉火,散瘀止血

【主 治】:用於腸道積滯,大便秘結血瘀症,瘀血經閉,產後惡露不下,症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等。

性味歸經】:苦,寒。脾、胃、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2克。外用:適量,外敷。

【別 名】:水大黃、苞葉、大黃(《新華本草綱要》)

【拉丁名】:原植物水黃 Rheumalexandrae Batal.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根中含蒽醌類衍生物大黃素、大黃素醚、大黃酚及大量鞣質

關於「水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