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膏
A+醫學百科 >> 正骨膏 |
正骨膏
《山東滕州志》最早有記載:正骨膏--中華第一膏,原名「濟生膏」、「生氏膏藥」,「81味中藥,組方經典,具有舒筋活血、消腫止痛、軟堅散結、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接骨續筋、強筋壯骨、補腎添精等強大功效,為清康熙年間宮廷御醫----生作梅老先生首創,療效顯著,自古譽滿京津魯冀、東北、江蘇等地區。」1956年,生作梅先生嫡系第十代子孫將祖傳400年的秘方獻給國家---當時併入國營企業山東同仁堂大藥店,1959年山東同仁堂大藥店併入滕州藥材集團公司,經國家藥監局批准"山東生氏膏藥"正式更名「正骨膏--中華第一膏"。1984年,滕州藥材集團公司將正骨膏400年經典配方及生產工藝整理後上報給國家衛生部門、藥監部門,並擬定國家質量標準上報國家衛生部,正骨膏被收錄到《部頒藥品標準成方製劑第七冊》、《中華藥典》(第一版)。1985年,正骨膏--中華第一膏正式獲得國藥准字生產文號,形成批量生產,全國推廣,生產規模、市場規模不斷壯大。2002年,生產車間遷至山東滕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山東銳志藥業有限公司,陸續投資4300多萬籌建,新公司佔地面積300000平方米,配套設施國際一流,完全按照國際最高標準--GMP要求建造,2004年一次性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MP權威認證.
正骨膏--中華第一膏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接骨續筋,溫經散寒等功效。
主治: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骨刺),風濕類風濕,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椎管狹窄、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骨折骨裂等各類骨關節疾病。
正骨膏,又名「中華第一膏」「中華神膏」,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迄今有400多年的歷史。為清代名醫-生作梅先生首創,因其療效獨特,歷史悠久而譽滿齊魯大地,蘇北,華北,東北等地區。其配方用藥80餘味,產品淨重38克,為世界之最!!!其中僅名貴中藥材就達20餘味,如龜甲,人蔘,鹿茸,珍珠,麝香,豹骨,木鱉子等,從而奠定了正骨膏治療各種久治不愈的骨病頑疾的基礎。 正骨膏山東銳志藥業為老國營藥廠,多年來一直秉承「誠信為人 良心做藥 」的企業宗旨,幾十年來專注生產高質量純正產品正骨膏累計達十億張,拯救各種骨關節病患者上億人次,正是源於患者的百年口碑傳承,使得正骨膏暢銷全國數十年,並被全國各地的老百姓親切稱為「骨病患者手術前最後一道防線」!!!
正骨膏說明書
拼音名:Zhenggu Gao
英文名:
書頁號:Z7-31 標準編號:WS3-B-1305-93
珍珠 25g 木香 125g
【製法】 以上八十味,乳香、沒藥、血竭、兒茶、龍骨、三七、鹿茸、肉桂分別
研成細粉;珍珠研成極細,與牛黃、麝香、肉桂、冰片配研,過篩,混勻;其餘當歸等
六十八味分別酌予碎斷;取麻油30kg置鍋內加熱至溫度不超過 240℃,將象皮、龜甲、
穿山甲、蘇木、降香、熟地黃、杜仲七味炸至枯黃色,再加入余藥炸至枯焦色,去渣,
濾過,煉至滴水成珠,待油溫降至 270℃時,加入紅丹14Kg,攪勻,收膏,將膏浸泡於
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乳香、沒藥、血 竭、兒茶、龍骨、三七、鹿茸等七味細
粉,攪勻,分攤於布上;在攤成的膏藥中央,加入 0.65g珍珠等五味配研的細粉,即得
【性狀】 本品為攤於布上的黑膏藥。
【檢查】 應符合膏藥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8頁)
【功能與主治】 舒筋接骨,活血止痛。用於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接骨續筋。
【用法與用量】 溫水洗淨患處,再用白酒擦洗。將膏藥加溫軟化,藥粉捻勻,貼
於患處。貼 5~7 日取下,隔 1~2 天后再以前法貼之。傷重者可另換膏藥貼之。
【規格】 每張淨重38g
【貯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關於「正骨膏」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