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花燈心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栗花燈心草 | 中藥圖典 |
栗花燈心草 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 |
|
---|---|
別名 | 三頭燈心草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煩躁;夜啼;咽喉腫痛;目赤目昏;小便不利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淡 |
【拼音名】 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
【別名】三頭燈心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燈心草科栗色燈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Juncus castaneus Smith[J.triceps Rostk.]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晒乾或鮮用。
【原形態】栗色燈心草 多年生草本,高25-35cm。具長的根莖。稈直立,直徑2-3mm,中空無髓。葉生於稈的中部以下,基生葉鞘質地薄弱,長1-2cm,鬆弛抱莖,葉耳不顯著;葉片長5-10cm,寬3-4mm,常對摺。花序球直徑6-8mm,結果時長達1cm,通常由10個左右組成圓錐花序,分枝長達8cm,各被有葉狀苞片,苞片膜質,披針形;花被片栗褐色,被針形,外輪長約5mm,內輪者長約4mm;雄蕊6,長為花被的1/2-2/3,花藥黃色,長約1mm;雌蕊具長1.5mm的花柱,柱頭線狀,三分叉。蒴果長達6mm,直徑約3mm,栗褐色,具3個角棱。種子長約1mm,兩端各附長約1.2mm的尾狀物。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生長於高山草坡。
【資源分布】 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煩躁;夜啼;咽喉腫痛;目赤目昏;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鮮品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栗花燈心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A0%97%E8%8A%B1%E7%81%AF%E5%BF%83%E8%8D%8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栗花燈心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