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杜仲藤
Dù Zhònɡ Ténɡ
別名 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雞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膠藤、紅杜仲、白杜仲、軟羌藤、九牛藤、雞嘴藤、老鴉嘴、松筋藤、白膠藤、土續斷、大種筆須藤、小白皮芯、結衣藤
功效作用 祛風濕;強筋骨。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損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小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別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雞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膠藤

【來源】為夾竹桃杜仲藤屬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 Chun et Tsiang,以老莖及根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晒乾用。

【植物形態】

1.粗壯木質攀援藤本。枝有不明顯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1.5cm,有微毛;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銳尖。聚傘花序總狀,頂生及腋生,花小密集,水紅色;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腺體不多或缺,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壇狀,裂片在花蕾中內褶;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基部,花藥箭頭狀,花絲短;花盤環狀;子房具微柔毛,花柱短,柱頭圓錐狀。蓇葖果基部膨大,向先端漸狹尖成長喙狀。種子長達2cm;種毛長約4cm;絹質白色。花期3-6月,果期7-12月。

2.本種與杜仲藤的區別在於:葉片卵圓狀橢圓形,背面具黑色乳頭狀腺點。蓇葖果雙生或有時:個不發育;種毛長約1.5cm。花期4-11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3.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全株除花冠外,均密被銹色柔毛。種毛輪生,長約3cm。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6月。

性味歸經】苦、微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強筋狀骨。用於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莖皮及干葉研粉撒患處。  

備註

(1)本品有小毒,過量服用可出現頭暈嘔吐症状

(2)同屬植物尚有下列兩種近緣植物,其老莖和根在廣東、廣西也作杜仲藤(藤杜仲)入藥,功效近似:白杜仲藤(白喉崩、九牛藤)Parabarium micranthum (Wall.) Pierre.;紅杜仲藤(紅喉崩)Parabarium chunianum Tsiang。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關於「杜仲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