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朱唇 | 中藥圖典 |
朱唇 Zhū Chún |
|
---|---|
別名 | 小紅花、三葉青、香茶菜、丹參 |
功效作用 | 涼血止血;清熱利濕。主血崩;高熱;腹痛不適 |
英文名 | Herb of Texas Sage |
始載於 | 《雲南中草藥》 |
毒性 | |
歸經 | 脾經、肝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苦、澀 |
所屬卷:Salvia L.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朱唇
文獻來源:Salvia coccinea ? L. (1767); Juss. ex Murr. (1778); Benth. in DC. (1848); 廣州植物志 (1954).
描述欄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莖直立分枝,被開展的灰白色長硬毛及倒向的短柔毛。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銳尖,基部近截形,偶為淺心形,邊緣有鋸齒或鈍鋸齒,葉面被短柔毛,背面被灰白色短絨毛;葉柄長0.5—4厘米,被短柔毛和長硬毛。輪傘花序有4至多朵花,組成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軸及花柄密被倒向的白色短柔毛;苞片卵形,頂端尾狀漸尖,比萼短,外面被短柔毛,有長緣毛;萼筒狀鐘形,長7—9毫米,外面脈紋細而明顯,沿脈被短柔毛,內面中部以上被短硬毛,上唇寬三角形,頂端具小尖頭,下唇裂齒三角形,萼筒長5-6毫米;花冠紅色,長2-2.3厘米,冠筒直伸,腹部以上略增大,內面無毛,上唇比下唇短,伸直,長圓形,長約6毫米,下唇側裂片短,卵形,中裂片大,扇狀,長約7毫米,頂端微凹,邊緣波狀;雄蕊上臂外伸,花絲及藥隔極纖細,花絲長約3.5毫米,藥隔長約1.5厘米,近伸直,上臂比下臂稍長,兩下臂靠合,頂端分離,下藥室不育;花柱外伸,頂端略增粗,不等2裂,後裂片小而不明顯。小堅果長卵形,頂端銳尖,長約3毫米,黃褐色,有棕色斑紋。花期4-7月。
分布及生境:本種原產北美。在我國陝西、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雲南在蒙自和騰衝一區可以見到逸生狀態,分布於海拔1250—1500米的路邊陽處或湖邊疏林潮濕處。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本種通常栽培作觀賞;滇南地區有用全株作藥,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的功效,治婦女血崩,高熱及腹疼不適。
三、中藥材
【藥名】朱唇
【漢語拼音】zhu chun
【英文名】Herb of Texas Sag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via coccinea L.
【歸經】肝,脾經。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濕
【考證】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科屬分類】唇形科 鼠尾草屬
【拉丁文名】Herba Salviae Coccineae
【主治】血崩;高熱;腹痛不適
【生態環境】全國均有栽培,常作觀賞植物。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晒乾。
【資源分布】原產美洲。
【動植物形態】朱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達70cm。根呈集纖維狀。莖直立,四棱形,被灰白色疏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0.5-2cm;葉片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2-5cm,寬1.5-4cm,邊緣有鋸齒,兩面有毛。輪傘花序,每輪4至多花,疏離,組成頂生總狀花序;苞片卵圓形,較花梗長;花萼長鍾狀,外被微柔毛,其間混生淺黃色腺點;花冠深紅色或緋紅色,冠檐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發育雄蕊2,伸出,花絲長4mm;花柱伸出,先端稍膨大,2裂。小堅果倒卵圓形,黃褐色,具棕色斑紋。花期4-7月。
【功效分類】涼血藥;止血藥;清熱燥濕藥
【性味】吵辛;微苦;澀;性涼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朱唇的全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出處】《中華本草》
|
關於「朱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