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子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扭子菜
Niǔ Zǐ Cài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止咳。主肺熱咳嗽發熱口腔糜爛
英文名 all-grass of Shortstalk Heterocodon
始載於 貴州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扭子菜的全草。

【拉 丁 名】原植物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

【植物形態】扭子菜,又名:異鍾花。

纖細匍匐狀草本,長20~40厘米。莖綠色,纖細,徑約2毫米,具縱棱,有分枝。3小葉聚生,有短柄,中間的葉片較大,柄亦較長;葉片卵形,長5~10毫米,寬4~9毫米,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花小,長約5毫米,腋生,無柄;萼5裂,裂片近三角形,復3裂,基部與子房貼生;花冠白色,或淡紫色,5裂,子房半下位。蒴果

生於山野路旁潮濕地。分布貴州、雲南等地。

【功效分類】清熱藥止咳

【採集】夏、秋採收。

性味】微甘、涼。

【功用主治】清熱止咳

【選方】①治咳嗽:扭子菜一兩,煨水服。

②退高燒:扭子菜一把,煨水服。

③治白口瘡或口匿:扭子菜適量,搗絨,兌淘米水,用棉花蘸水洗口腔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水浸,蘸洗口腔。

關於「扭子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