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黃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山麻黃 | 中藥圖典 |
山麻黃 Shān Má Huánɡ |
|
---|---|
別名 | 臭草、裸芸香、蛇皮草、蝨子草、蛇咬藥、千垂烏 |
功效作用 | 解表,健脾,行水。治感冒咳喘,嘔吐,水腫。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Chinese Psilopeganum |
始載於 | 《中國藥植志》 |
毒性 | |
歸經 | 肺經、脾經、膀胱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 |
山麻黃Trema orientalis (L.) Bl.
【山麻黃的功效介紹】:
山麻黃 (《中國藥植志》)
【異名】臭草(《植物名實圖考》),裸芸香(《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蛇皮草(《植物分類學報》6(1):140,1957),蝨子草、蛇咬藥、千垂烏(《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山麻黃的全草。
【植物形態】山麻黃多年生亞灌木,高達60~80厘米,各部無毛,有腺點。
3出複葉,互生,葉柄長達2厘米;小葉卵形、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0.7~2.5厘米,寬0.3~1厘米,中間小葉較大,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或呈波狀;小葉柄短。
花兩性,單生葉腋;花梗細長;萼片4~5裂,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瓣4~5,卵狀長圓形,黃色,長4~6毫米;雄蕊8~10,花絲長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頂端淺裂。
種子臂形。
花期春季。
多生於砂灘及丘陵。
分布湖北、四川、廣西等地。
【採集】4~6月採收。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溫,味微辛。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解表,止嘔,定喘。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
|
出自A+醫學百科 「山麻黃」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B1%B1%E9%BA%BB%E9%BB%8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山麻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