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麻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山腳麻 | 中藥圖典 |
山腳麻 Shān Jiǎo Má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解毒消腫;止血。主瘡癤腫痛;外傷出血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苦 |
【拼音名】 Shān Jiǎo Má
【來源】 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山油麻的葉、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a cannabina Lour.var.dielsiana(Hand.-Mazz.)C.J.Chen[T.dielsian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葉,春、夏季採集;根,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高1-5m。樹皮暗褐或紫褐色,呈細薄片狀剝落;小枝銹褐色或紅褐色,密被斜伸的粗毛。葉互生,紙質;葉柄長3-9mm;托葉早落;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2cm,寬1.5-5cm,先端具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細圓鋸齒,上面粗糙有乳頭狀突起,多少被毛或無毛,具3出脈,側脈3-4對。聚傘花序常成對腋生,花被5裂,裂片外面有短毛;雄花有雄蕊4-5,花絲短,花藥外面常有紫色斑點;雌花子房無柄,1室,花柱1,柱頭2叉。核果卵圓形或近球形,直徑約2mm,熟時橘紅色,具宿存的花柱及花被。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向陽山坡、乾燥的山谷、曠地或灌木林中,有時也在砍伐跡地或火燒跡地上成片生長。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完整葉卵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7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兩面均有短粗毛,脈3出;葉柄長3-9mm,被毛。氣微,味甘、微苦。
【性味】 甘;微苦;性微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粉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山腳麻」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B1%B1%E8%84%9A%E9%BA%B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山腳麻」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