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化異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腎小管性酸中毒(RTA)是由於遠端腎小管H+障礙和維生素H+濃度障礙所引起的尿酸化異常而致慢性酸中毒電解質平衡失調的一組臨床症候群

目錄

尿酸化異常的原因

1.平時體育活動少,肌體協調能力差,突然加大運動,訓練跑跳,技術要領發揮不好,動作不正確加上在過硬的運動場地,活動時間過長在跑跳過程中足部反覆用力後蹬小腿肌肉長期交流處於緊張狀態,肌肉不斷牽扯,使小腿脛腓骨膜撕裂損傷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

2、創傷後造成化膿細菌感染

尿酸化異常的診斷

(1)遠端腎小管中毒:根據上述臨床表現血漿HCO-3減少,CO2結合力降低,血K+, Ca2+、PO3-4、Na+偏低,血Cl-增高,尿PH>6.0,24小時尿Na+ 、K+、Ca2+、PO3-4排出增加等可以確診;也可行氯化銨負荷試驗。即第一天停鹼性藥物,第二天後給予氯化氨0.1g/kg分三次口服,連續3天,測尿PH,如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即有診斷意義,臨床上常運用不典型病例,如尿PH在6.0以上,而其它症状不明顯者,若病人有肝病,不能應用氯化氨,可用氯化鈣替代。

(2)近端腎小管中毒:根據典型臨床症状及實驗室檢查,血HCO-3減少,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低鉀血症,血Cl-增高;尿HCO3含量增高,並伴有胺基酸尿糖尿等。全身酸中毒時,尿PH可降至5.5以下,濾過碳酸氫排泄量分數大於15%等便可確診。

尿酸化異常的鑒別診斷

(1)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DRTA):是因遠端腎單位泌H+障礙和維持H+濃度障礙所致。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女多於男,好發於20~40歲。是RTA中最常見的臨床類型

(2)近端腎小管性酸中毒(PRTA):是因近端腎小管重吸收HCO-3障礙所致。

(3)混合型腎小管酸中毒:是以上兩種的混合型,其兼有前兩種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4)伴高血鉀的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是因缺乏醛固酮腎小管對醛固酮反應減弱,遠端腎單位Na+轉運障礙或cl-重吸收增加,從而抑制分泌H+,導致尿液酸化障礙。此型多由慢性腎病腎上腺皮質疾患引起,臨床上以高鉀血症為主要表現。

(1)遠端腎小管中毒: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及血漿HCO-3減少,CO2結合力降低,血K+, Ca2+、PO3-4、Na+偏低,血Cl-增高,尿PH>6.0,24小時尿Na+ 、K+、Ca2+、PO3-4排出增加等可以確診;也可行氯化銨負荷試驗。即第一天停鹼性藥物,第二天後給予氯化氨0.1g/kg分三次口服,連續3天,測尿PH,如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即有診斷意義,臨床上常運用不典型病例,如尿PH在6.0以上,而其它症状不明顯者,若病人有肝病,不能應用氯化氨,可用氯化鈣替代。

(2)近端腎小管中毒:根據典型臨床症状及實驗室檢查,血HCO-3減少,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低鉀血症,血Cl-增高;尿HCO3含量增高,並伴有胺基酸尿糖尿等。全身酸中毒時,尿PH可降至5.5以下,濾過碳酸氫排泄量分數大於15%等便可確診。

尿酸化異常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護理措施:

腎小管酸中毒嚴重者需臥床休息。並予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的清淡飲食;

②病室應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定時通風換氣,在進行各種護理操作過程中,既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同時應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涼,感冒

③還應準確記錄出入量,做好各項化驗檢查。出入量是反映機體內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重要指標,可直接反應病人病情變化,而各項化驗檢查又為病情診斷提供良好的依據,所以應正確收集血尿等各種標本,及時送檢。

腎小管酸中毒患者的酸鹼失衡,電解質紊亂免疫力低下尿素可從唾液腺排出,及在皮膚上沉著,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皮膚瘙癢,所以在加強口腔皮膚護理的同時,應作好衛生宣教,注意個人衛生。

密切觀察病人神志、體溫、脈 搏、呼吸血壓、大小便及用藥後的反應。因為這些既可提示疾病進展又利於發現異常情況,如腎小管酸中毒可由許多腎病引起,而腎病又可導致高血壓,高血壓又繼續加重腎血管的病變,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所以通過觀察病人血壓的變化,便可了解病人病情的變化。

腎小管酸中毒易反覆發作,要作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讓患者合理安排飲食起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它部位的感染,並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

6.海腥發物,以不吃為宜。

7.(5)馬蘭頭枸杞子茭白冬瓜苦瓜綠豆菊花腦荸薺、香蕉、西瓜

8.具有清熱利濕解毒功效,可作輔助性治療食用。

9.(6)最好閉眼休息,以減少眼球刺激。

參看

關於「尿酸化異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