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直腸脫垂
A+醫學百科 >> 小兒直腸脫垂 |
直腸脫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腸外翻而脫垂於肛門外。也就是肛管直腸外翻而脫垂於肛門外一種病變。脫出物粉紅色或鮮紅色、呈環狀、有皺襞、質柔軟,一般不出血,輕者便後可以縮回,嚴重時需用手推壓才能還納。
目錄 |
小兒直腸脫垂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病理性因素:
這是在臨床上為最多見的發病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脫肛是一種併發症或繼發性疾病。
(1)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礙:
營養不良,患有內痔、直腸息肉、腫瘤長期隆出腸壁、年老體質虛弱、腰骶神經損傷,易使骨盆肌肉群與肛門括約肌衰退、鬆弛無力,失去對肛管、直腸的承托作用,直腸粘膜下層組織疏鬆,粘膜層與肌層失去粘連固定作用,造成直腸粘膜向下滑脫移位。
2、發育不全因素:
骶骨發育尚未成熟的小兒或發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彎曲角度小,發育平直,直腸呈垂狀走行,膀胱或子宮陷窩的位置較高,直腸後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內壓時容易向下移位。
(1)骶骨彎曲度未形成:
嬰幼兒骶骨彎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傾斜不夠,直腸呈垂直位,與肛管處於一條直線上,腹腔內向下的壓力增加時,直腸無骶骨的支持,壓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於向下滑動。
(2)周圍肌肉支持力弱:
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較弱。
(3)黏膜鬆弛:
直腸黏膜附著在肌層上較鬆弛,黏膜易自肌層滑脫。
(4)腹壓增加:
長期腹瀉、習慣性便秘、排尿困難、多次分娩等,都可使腹內壓經常增高,促使直腸向下脫出。
二、發病機制:
1、分類:
脫肛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兩種。
(1)不完全性脫垂:
僅有黏膜脫出。
(2)完全性脫垂:
直腸各層同時翻出,脫出肛門外的直腸部分較不完全脫垂者長。長期脫肛的患兒,肛門括約肌鬆弛,脫肛後易複位。偶然因腹內壓突然增高使直腸脫垂者,如未能及時複位,肛門括約肌收縮可引起脫垂腸段絞窄性壞死。
小兒直腸脫垂的症状
一、臨床表現:
1、初期:
2、反覆發作後:
每次便後均須用手托回,並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鬧、咳嗽、用力時,腸即脫出。
如直腸全層脫出後很久未能複位,即可發生充血、水腫、潰瘍、出血,導致複位困難。有時也可嵌頓,腸管呈紫黑色,局部腸管血運障礙,即使再複位也容易發生直腸狹窄。
二、相關檢查:
可行直腸指診,常可發現肛門括約肌鬆弛。
1、直腸不完全脫垂,脫出之黏膜表面呈縱行溝紋。
2、直腸完全脫垂,黏膜表面呈環狀皺襞。
三、診斷:
可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即可診斷。
小兒直腸脫垂的診斷
小兒直腸脫垂的檢查化驗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一般檢查:
一般血、尿、便常規檢查均正常。
二、肛門鏡檢查:
是確認本病的重要檢查手段。肛門鏡檢查前應先進行視診和指診,如發現有肛裂、直腸狹窄和膿腫者,應避免進行肛門鏡檢查。如必須進行肛門鏡檢查者,應在麻醉下進行。
小兒直腸脫垂的鑒別診斷
應與以下病症相鑒別:
一、直腸息肉:
1、簡介:
直腸息肉是指發生在直腸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糞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單發性居多,多發性的佔少數。息肉是人體組織上多餘的腫塊,約佔消化道良性腫瘤的45~70%。直腸息肉多數是帶蒂的圓形或橢圓的腫物,可突入腸腔上下移動。其蒂的大部分是腸粘膜由於腸蠕動或糞便牽拉延長所致。
也可由肛門脫出,為較小圓形光滑之腫物。
2、鑒別要點:
Ⅲ度脫垂如用手指檢查可觸及直腸肛管與脫垂腸管間的黏膜反折,依據病史及體征不難鑒別。
小兒直腸脫垂的併發症
可發生以下併發症:
一、絞窄性直腸脫垂和嵌頓。
二、直腸狹窄:
指肛門、肛管和直腸由於先天缺陷或後天炎症、損傷等,造成腸徑縮小,腔道變窄,糞便通過受阻,排出困難。患者多半有肛門疼痛、便形細窄、肛門分泌物流出等疾病。
1、按狹窄形態分類:
(1)環狀狹窄:狹窄構成一圈,縱徑長度小於2cm。
(2)管狀狹窄:狹窄構成一圈,縱徑長度大於2cm。
(3)部分狹窄:狹窄位置表淺,或僅累及肛管直腸的一部分,呈瓣狀或半環狀。
(4)全周狹窄:狹窄範圍佔據整個肛管或直腸。
2、按狹窄程度分類:
(1)輕度狹窄:排便不暢,大便變形,無明顯腸梗阻症状,指診可通過狹窄部。
(2)中度狹窄:排便困難,大便形細,有不完全腸梗阻症状,指診難以通過狹窄部。
(3)重度狹窄:排便極其困難或假性失禁,便少而稀或糞水樣便,腸梗阻症状明顯,指診無法通過狹窄部。
小兒直腸脫垂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直腸脫垂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對預防該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定期體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做好隨訪:防止病情惡化。
3、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5、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7、要適當注意休息。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二、治療前:
應該對該病症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了解等。
小兒直腸脫垂的中醫治療
一、中藥:
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
二、針灸:
1、穴位:
取百會(囟門未閉者禁針,可用溫和灸)、長強、承山、肛門3及9點等穴。
2、特殊情況:
小兒直腸脫垂的西醫治療
一、保守治療:
1、適應症:
如脫肛繼發於腹瀉、便秘、膀胱結石等,這些疾病治癒後,脫肛常可自愈。
2、具體措施:
(1)在治療期間須全面改善小兒的生活習慣,提高營養。
(2)培養定時的大便習慣(排便時間不能太長)。脫肛患兒關鍵在避免蹲位排便,排便時盡量不使髖關節屈曲。小嬰兒可取直著大腿姿式把屎把尿,大孩子可以坐高盆(或將盆置板凳上)排便,或採取側臥或仰臥排便。
二、手法複位:
排便後直腸脫出時,應即時用手法複位。複位後腸又立刻脫出或平時一直脫出在外者,則於複位後用紗布疊成厚墊壓住肛門,然後用膠膏將兩臀部拉緊粘牢。
並囑小兒臥床休息1~2周,堅持臥床排便,肛門直腸不再脫出後,再堅持半蹲排便,1~2月後多可痊癒。
三、注射療法:
1、具體操作:
將藥液注射到直腸黏膜下層,使黏膜與肌層粘連,或將藥液注射到直腸周圍,使直腸周圍組織,經藥液刺激與直腸產生粘連而使直腸固定,不再脫垂而痊癒。
2、注意事項:
如用藥過量或用刺激性過大的藥物,易引起黏膜壞死,也可因注射不當引起感染、膿腫、直腸壁壞死等併發症,故在應用注射療法時應慎重。
3、劑量:
直腸周圍注射多採用的藥液有0.5%~1.0%普魯卡因95%乙醇溶液,5%魚肝油酸鈉等。
直腸黏膜下注射的藥液有5%碳酸甘油或30%鹽水溶液,注射部位為直腸兩側和骶前部位,每次選擇2個部位,治療期間仍應堅持臥位或高坐位排便。
四、手術治療:
1、適應症:
不能複位的嵌頓性脫肛,或脫出腸段發黑壞死者。
2、具體方法:
可局部熱敷,用抗生素濕敷,插入肛管排氣洗腸,待其自行恢復或脫落。
否則須切除脫出部,邊切邊縫,或用電刀切除,出血量均較多,並且術後感染與狹窄的機會很大。
肛門括約肌鬆弛或收縮無力者,脫垂部分切除後仍可複發,如脊膜膨出術後形成的脫肛,須作肛門括約肌成形術。
或用銀絲箍繞在肛門周圍的皮下組織內,稱肛門周圍箍繞術。
對一些嚴重的直腸脫垂患兒,根據其具體情況可考慮行直腸懸吊術,或經骶肛提肌緊縮等手術。
小兒直腸脫垂的護理
預後:
多數預後良好,一般情況下不發生惡變。
參看
關於「小兒直腸脫垂」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