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女貞皮
Nǚ Zhēn Pí
別名 女貞樹皮
功效作用 強筋健骨。主腰膝酸痛;兩腳無力;水火燙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女貞皮

【出處】 《本草圖經》

【拼音名】 Nǚ Zhēn Pí

【別名】 女貞樹皮(《本草蒙筌》)。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女貞樹皮。全年可采。

【功效與作用】 ①《本草圖經》:"浸酒,補腰膝。"

②《綱目》:"治風虛,切片,浸酒次之。"

【附方】 治燙傷:女貞樹皮干研細末,茶油調敷傷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女貞樹皮4兩(干品2兩)切碎,水煎3~4小時去渣,加糖,分3次服,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療程。也可用蟲貞枝葉6兩(干品3兩);或女貞樹皮6兩,枇杷葉1兩組成復方;製法、用法、療程均同前。據492例觀察,上列3種方法的療效無顯著差別,總有效率為89.2%。其中近期控制123例(25%),顯效139例(28.3%),好轉177例(36.9%),單純型的近期控制率較高,喘息型較低。疾病輕重程度不同,其近期控制率也有明顯差別,以重度最低,中度次之,輕度最高。在治療中偶有副反應出現,主要是口乾頭暈、輕微腹痛腹瀉,停藥後自行消失,其中有的繼續服藥數天後副作用反而減少或消失。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女貞皮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 Nǚ Zhēn Pí

【別名】 女貞樹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gustrum lucidum Ait.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季剝取、除去雜質,切片,晒乾。

【原形態】 常綠灌木喬木,高可達25m。樹皮灰褐色。枝黃褐色、灰色或紫紅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單葉對生;葉柄長1-3cm,上面具溝;葉片革質,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6-17cm,寬3-8cm,先端銳尖至漸尖或鈍,基部圓形,有時寬楔形或漸狹。圓錐花序頂生,長8-20cm,寬8-25cm;花序梗長達3cm;花序基部苞片常與葉同型,小苞片披針形或線形,凋落;花無梗或近無梗;花萼無毛,長1.5-2mm,齒不明顯或近截形;花冠長4-5mm,裂片長2-2.5mm,反折;花絲長1.5-3mm,花藥長圓形,長1-1.5mm;花柱長1.5-2mm,柱頭棒狀。果腎形或近腎形,長7-10mm,徑4-6mm,深藍黑色,成熟時呈紅黑色,被白粉。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900m以下的疏林或密林中,亦多栽培於庭院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及長江以南各地。

化學成份】 含丁香甙(Syringin)。

【藥理作用】 抗瘧、退熱作用。

【性味】 微苦;性涼

【功效與作用】 強筋健骨。主腰膝酸痛;兩腳無力;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熬膏塗。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浸酒,補腰膝。2.《綱目》:治風虛,切片,浸酒飲之。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女貞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