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黃楊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葉黃楊根
Dà Yè Huánɡ Yánɡ Gēn
別名  
功效作用 活血調經祛風濕。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Dà Yè Huánɡ Yánɡ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大葉黃楊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japonzcus Thunb.

採收和儲藏:冬季採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乾。

【原形態】 大葉黃楊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3-8m。小枝近四棱形。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m;葉片厚革質,倒卵形,長圓形至長橢圓形,長3-6cm,寬2-3cm,先端鈍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5-3.5cm,一至二回歧分枝,每分歧有花5-12朵,花白綠色,4數;花盤肥大。蒴果扁球形,徑約1cm,淡紅色,具4淺溝;果梗四棱形。種子棕色,有橙紅色假種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土壤濕潤的向陽地或庭園栽培。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多栽培作綠籬。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性強,以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種子繁殖:於9-10月果實成熟時採種,去掉種皮,陰乾,宜隨采隨播。撒播到苗床上,覆蓋細土2cm,澆水保濕。此法適宜於引種。扦插繁殖:在春季3-4月進行,選擇二年生枝條長20cm左右,剪去葉片,按行株距15cm×l5cm斜插於土中,稍壓緊後澆水,保持濕潤。插後30-40天可以定植。按行株距150cm×l00cm開穴,施足基肥後,選陰天種植。大田生產多採用此法。

3.每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結合除草進行。在生長前期,為了促進莖葉生長,追以氮肥為主,適施土雜肥;冬季施廄肥或草木灰等。冬季需注意樹形剪修。

化學成份】 根皮中含冬青衛矛鹼(euojaponine)A、C、D、F、G、I、J、K、L、M,果實中含冬青衛矛倍半萜酯(ejap)2、3、4、5、6、7、10、12、13、14。

【性味】 辛;苦;溫

歸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 活血調經祛風濕。主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注意】 孕婦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大葉黃楊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