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診斷與性病/愛滋病患者常見的機會感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 >> 愛滋病 >> 愛滋病臨床表現 >> 愛滋病患者常見的機會感染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目錄

(一)病毒性感染症

1.巨細胞病毒感染是一種少見病,但在AIDS患者中約佔90%,是AIDS常見的併發症,也是AIDS患者致死的一個重要的合併症感染可累及肺、消化道、肝及中樞神經系統和多個臟器,約有1/3患者合併網膜炎,臨床症状發燒呼吸急促發紺呼吸困難等,胸部X線照片多出現間質性肺炎的改變,雙肺野可見瀰漫性的毛玻璃或網狀小顆粒狀陰影,晚期因肺泡腔中分泌物貯留而發展為肺泡改變,AIDS患者對巨細胞病毒抗體效價升高。

2.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ox Virus,HSV)引起的感染症與CD4T淋巴細胞數有關,在口唇、陰部、肛周處形成潰瘍病變、皰疹瘭疽(廣泛皮膚糜爛)等難治病變,疼痛明顯,也可以見到皰疹性肺炎,消化道及皰疹性腦炎血清學方面診斷意義不大,可用基因診斷方法確診。治療選用無環鳥苷靜滴。

3.帶狀皰疹(Herps zoster)本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在美國50歲以下的患帶狀皰疹者應懷疑有HIV感染的可能。非洲多數患者呈現顏面帶狀皰疹以至發展網膜壞死。治療同單純皰疹病。

(二)細菌性感染

1.非典型抗酸菌症:AIDS患者並發細菌感染,多為分枝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本病無自覺症状,在臨床上也沒有特異性的表現,有些病人出現盜汗高熱、全身衰弱、腹瀉腹痛、吸收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状。此外還可見到貧血、體重下降。診斷主要靠血液培養。治療多用抗結核藥物,但常常有耐藥性。由於該感染不會危及生命,所以可採取消炎、解熱鎮痛劑及加強營養等對症療法

2.結核病,AIDS患者常常發生結核病的複發。以肺外重症全身感染多見,胸X片多為正常,由於AIDS患者免疫系統受到破壞,所以結核菌素反應多為陰性。因多為全身感染,故在糞便、血液、尿、痰以及淋巴結、肺、肝、胃腸粘膜、骨髓等活檢標本塗片,培養均有結核菌的存在,在診斷上意義較大。治療可用抗結核藥物。由於結核菌可以通過飛沫感染等方式向健康人擴散,對可疑並髮結核病的AIDS患者應服用雷米封預防。

(三)深部真菌感染症

1.念珠菌病(Candidiasis)念珠菌感染是機會真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在AIDS中顯得優為突出,除了合併皮膚、口腔淺部念珠菌感染外,還可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可出現體重減少倦怠感,非特異的消化系統症状主要有咽下困難胸骨後疼痛。診斷可進行白色念珠菌分離。AIDS早期診斷依據中,本症占很重要的位置。治療,採用抗真菌劑,可使症状好轉,但易再發,顯示難治性。

2.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AIDS患者合併隱球菌病的發病率為6%,以腦脊髓膜炎最為多見,亦可合併肺隱球菌病或隱球菌心外膜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倦怠感、羞明、精神狀態變化、痙攣等症状。腦脊液檢查在診斷上很重要,蛋白細胞數增加,髓壓升高,糖減少等。

(四)原蟲寄生蟲侵染。

卡氏肺孢子蟲性肺炎(Pneumocytsis carinii pneumonia PCP卡氏肺炎):卡氏肺孢子蟲是眾所周知的典型的機會感染病原體之一,一般在健康人的肺泡中也有寄生,但多為不顯性,也是人畜共患的一種疾病,當其宿主免疫功能受某種原因使其減退時得以繁殖及發揮其病原性,在AIDS中由於免疫系統受到損害,而導致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發生。

卡氏肺包子蟲肺炎是非常重要的機會感染症,在初發AIDS時有60%並發此症,全病程中將有80%-85%合併本症。初期症状由於低氧血症出現進行性呼吸障礙為特徵,特別是勞動時出現氣喘、呼吸困難、乾性咳嗽、發熱等自覺症状。

胸X片所見,多為非特異的浸潤陰影,5%顯示正常。咳痰粘稠,確診需檢出卡氏肺孢子蟲,取材時先洗淨支氣管肺泡,經支氣管取材或開胸取肺組織活檢。

關於ADIS並發卡氏肺炎與非AIDS並發卡氏肺炎,在臨床上有所不同,見表3。

表3  AIDS合併卡氏肺孢子蟲肺炎與非AIDS合併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不同點

項目 AIDS並PCP 非AIDS並PCP
流行病學 發病率高
美國佔60%~64%
日本佔半數
發病率低
CDC:0.01~1.1%
Stjode C.R.H22%~42%
日本京都醫大兒科30.6%
前驅症状 潛伏期長(1~27日均28日) 比較短(1~15日均5日)
臨床症状 比較緩慢症状長時間持續、發熱、PaO2,x-p等稍緩慢 發病急
症状急劇
治療效果 約兩周以上 約1~2周以內
ST合劑的副作用 發疹等副作用頻發發病率64.7% 副作用輕微者多發病率11.8.%
死亡率 一次發病到死亡約佔50% 20%~50%
再發率 高(約20%) 低(成人基本0%,小兒佔11.8%)
病理組織象的改善 表現延遲多 經治療,早期改善
P.C的殘留 長期殘留者多 由於治療,顯著減少
全身播散可能性 多(?) 少(?)

治療:復方新諾明為首選藥物,其有效率與AIDS以外的其他免疫缺陷患者幾乎相同,約佔50%~60%,但該藥引起的藥物性發熱、皮疹白血球血小板減少肝功能障礙等副作用的發生率較高,在不經治療情況下,幾乎100%死亡。

AIDS患者還可並發類似於孢子蟲病。如阿米巴病,毒漿體原蟲病,隱性孢子蟲病。

32 愛滋病無症状的潛伏期 | 愛滋病患者與腫瘤 32
關於「基因診斷與性病/愛滋病患者常見的機會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