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地柑
Dì Gān
別名 葫蘆藤
功效作用 清心瀉火;涼血止血。主癲狂尿血鼻衄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Globulebearing Pothos
始載於 新華本草綱要
毒性  
歸經 心經
藥性
藥味

【藥 名】:地柑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地柑的全株。

【功 效】:清心瀉熱

【主 治】:用於斑疹吐衄、陰虛發熱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12克,煎湯。

【別 名】:葫蘆藤《廣西龍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龍州。

【拉丁名】:Dothos pilulifer Buchet ex Gagn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清心、瀉熱的功能。用於癲狂尿血鼻衄

【藥理作用】:藥理研究證明,本品對實驗大白鼠有輕微降壓作用。  

介紹

所屬卷:Pothos L.

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地柑

其它中文名:地柑(廣西)。

文獻來源:Pothos pilulifer Buchet ex Gagn. in Lecte.(1942*).  

描述

草質藤本,附生於石上,長2-3米。小枝綠色,有縱條紋,具四稜;節間長2-3厘米。葉革質,表面黃綠色,背面蒼黃色;葉片橢圓形,急漸尖,先端有芒尖,長7-9厘米(包括長10-15毫米的尖頭),寬2.5-4.5厘米,側脈3對從中肋伸出,另有1對系基出,細脈多數,近平行、傾斜、網結;葉柄短,長0.8—2.5厘米,寬0.7-1.5厘米,約為葉片長的1/4-1/8,倒卵形,截平,略具耳(枝上部的葉柄更短),側脈3-4對,細脈稀疏。各級葉脈均明顯隆起。花序腋生;苞片4-5,小,長2-6毫米,上面的較長,具縱脈;序柄及梗長1—2厘米;佛焰苞卵形,反折,長5毫米。肉穗花序黃綠色,球形,直徑約5-6毫米。花果期12-7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東南部河口、麻栗坡。海拔200—1000米,常見於密林中石上。廣西也有。最初發現於越南北部。我國雲南,廣西新記錄。

關於「地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