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葉槲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團葉槲蕨
Tuán Yè Hú Jué
別名 肉碎補、骨碎補、石蜈蚣
功效作用 益腎氣;壯筋骨;散瘀止血;。主腎虛耳鳴牙痛跌打損傷骨折風濕腰痛外傷出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植物分類學報
毒性  
歸經 腎經
藥性
藥味

種中文名:團葉槲蕨

種拉丁名:Drynaria bonii Christ

科中文名:槲蕨科

科拉丁名:Drynariaceae

屬中文名:槲蕨屬

屬拉丁名:Drynaria

國內分布:產廣東(台山)、廣西、貴州、雲南

國外分布: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印度(阿薩姆)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藥 名】:團葉槲蕨

【拼 音】:TUANYEHUJUE

【來 源】:為槲蕨科植物團葉槲蕨的根莖

【功 效】:舒筋活絡、補腎益精、補虛消疳。

【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腎虛耳鳴小兒疳積

性味歸經】:微潔,溫。入脾、腎、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忽頭雞、肉碎補、碎補(《廣西靖西、博白、武鳴》)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拉丁名】:Drynaria bonii Christ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100cm。根莖橫生,粗8-10mm,肉質,頂端密被披針形鱗片,基部闊卵形,盾狀著作畫,先端長漸尖成尾狀,邊緣有睫毛。葉二型;營養葉無柄;葉厚紙質,堅硬,兩面無毛而光澤,心形至卵形,長寬幾相等,先端鈍或圓,基部淺心臟形而有互相覆蓋的耳,全緣或波狀;葉脈兩面明顯,小脈連接成伸長的網眼孢子葉葉柄長10-30cm,光亮無毛,基部被鱗片卵狀長圓形,長30-70cm,寬20-30cm,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裂片3-7對,斜向上,缺刻圓形至截形,底部有小突刺闊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稍狹而下延,邊緣有軟骨質的邊,頂生裂片較大;葉嶄深色,中脈禾稈色,側脈明顯。孢子囊群細小,圓形,在側脈間散生;無囊群蓋

關於「團葉槲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