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報春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唐古特報春 | 中藥圖典 |
唐古特報春 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降血壓。主癰腫瘡癤;燙傷;高血壓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苦 |
【拼音名】 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唐古特報春的花及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tangutica Duchie
採收和儲藏:6-7月採花,10月采籽,晾乾或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粉。根粗,褐色或黑褐色,鬚根發達。長2-6cm,紅褐色。葉叢基部無鱗片,葉柄不明顯或長達葉片的1/2;葉片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連柄長4-15cm,寬2-2.5cm,先端鈍圓或稍銳尖,基部漸狹窄,下延成長柄,邊緣具不規則的波狀細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不明顯,兩面無毛。花季粗壯挺直,高20-60cm;具傘形花序1-3輪,每輪5-9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6-10mm、先端漸尖,緣具腺毛,基部較寬;花梗長1.5-2.5cm,被微柔毛,具深藍色條紋,開花時稍下彎;花萼筒狀,長5-7mm,5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鈍,具緣毛,背面具深藍色條紋;花冠紫紅色,冠筒長於花萼,裂片5,線形,長7-10mm,寬約lmm;雄蕊5.貼生於冠筒喉部與裂片對生,花藥黃色;子房上位,卵圓形或倒卵圓形,光滑,花柱短,藏於冠筒中部以下或接近於中部,柱頭頭狀。蒴果筒狀,長於宿存花萼3-5m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300-4700m的陽坡草地或灌叢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東部。
【性味】 辛;苦;性涼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唐古特報春」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94%90%E5%8F%A4%E7%89%B9%E6%8A%A5%E6%98%A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唐古特報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