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萌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合萌葉
Hé Ménɡ Yè
別名  
功效作用 解毒消腫止血。主癰腫瘡瘍創傷出血毒蛇咬傷
英文名 leaf of Common Aeschynomene
始載於 江西民間草藥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合萌葉

【出處】 《江西民間草藥

【拼音名】 Hé Ménɡ Yè

【來源】 為豆科植物皂角

【功效與作用】 治癰腫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搗汁,2~3兩。外用:研末調塗或搗爛敷。

【附方】 ①治創傷出血:合萌鮮葉杵爛或揉碎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②治毒蛇咬傷、眼蒙眼花:合萌鮮葉三兩,搗爛,加入水,擂汁服。(《江西民間草藥》)

③治癰腫:合萌干葉研末,調濃茶,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合萌葉

【出處】 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拼音名】 Hé Ménɡ Yè

【英文名】 leaf of Common Aeschynome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eschynomene indic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集,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田皂角 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30-100cm,無毛;多分枝。偶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膜質,披針形,長約1cm,先端銳尖,小葉20-30對,長圓形,長3-8mm,寬1-3mm,先端圓鈍,有短尖頭,基部圓形,無小葉柄。總狀花序腋生,花少數,總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質;膜質苞片2枚,邊緣有鋸齒;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黃色,帶紫紋,旗瓣無爪,翼瓣有爪,較旗瓣稍短,龍骨瓣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為2組,每組有5枚,花藥腎形;子房無毛,有子房柄。莢果線狀長圓形,微彎,有6-10莢節,莢節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潮濕地或水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化學成份】 含6,8-二-C-葡萄糖芹菜素(vicenin Ⅱ),瑞諾甙(reynoutrin),芸香甙(rutin),楊梅樹皮甙(myricitrin)及洋槐甙(robinin)。

【性味】 甘;寒

歸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 解毒消腫止血。主癰腫瘡瘍,創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搗汁,60-90g。外用:適量,研末調塗;或搗爛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合萌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