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物辨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古人說:「凡病必察其下」,也就是說,醫生看病不但要查病人的「五臟」、「六腑」,也必須觀察病人的大小便。古人的經驗已得到了現代醫學的承認。現在的醫生通過化驗病人大小便診斷疾病,在醫療過程中已成為一種常用的診察手段。

其實,不僅是大小便,人的其他很多分泌物、排泄物,如痰涎、嘔吐物、帶下、鼻涕、耳垢、汗液、氣味等等,都能反應出人體的健康狀況,只要留心觀察它們的變化,就能對自己或別人的健康狀況,做到胸中有數。

目錄

汗液

汗液是皮膚汗腺分泌的液體,全身汗腺每天可分泌汗液約500~1000ml。汗中95%以上是水分,小部分含有尿素尿酸乳酸、無機鹽等,基本成分與尿液相似。汗與人的生理病理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可以調節體溫、體液。排泄體內的廢物,同時使皮膚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細菌對人體的侵襲。中醫認為「血汗同源」,汗也是人體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內經》明確指出:「汗為心液」,通過汗可以了解病情,對症下藥。現代醫學認為,無汗或出汗不正常都是疾病的一種表現。

無汗

此種病人常常感到身體某部位或全身皮膚異常乾燥,終年不見汗液,有白色皮屑脫落,秋冬季節可見皮膚乾裂現象,無汗症多繼發於某些全身疾病或皮膚病(如魚鱗病銀屑病硬皮病,還見於維生素缺乏,粘液性水腫),有極少數病人是先天性異常所致,也有因藥物(如阿托品等)引起的。

盜汗

睡時汗出,醒則汗止,稱盜汗。中醫認為盜汗伴有乏力咳嗽胸痛食慾減退月經不調發燒咯血等,這是陰虛的表現,一般多見肺結核病人。

此外,手術後的病人、產婦和婦女人工流產後,由於失血體質非常虛弱,也可出現一時的植物神經紊亂,造成汗孔開合失常,汗液外泄,也可出現盜汗,這些均屬正常現象。

自汗

自汗是指經常汗出不止,活動後更甚,同時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等症,中醫認為自汗多因氣虛衛陽不固所致,也可見重病恢復期,由於體質極度虛弱,常在安靜狀態下出現自汗。

多汗

多汗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①多汗伴有心跳,眼球凸出,興奮,易怒,目光驚恐,怕熱等,常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②如果平素稍微一動就出汗,或不動也出汗,不是患肥胖症就是體質虛弱之表現。老年婦女更年期也可出現。

③有些青年人很愛出汗,這是因為青春期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所致。

④服用某些藥物後突然出汗,是藥物作用而致,如有機磷農藥、鉛、汞、砷等,均可在中毒後多汗。

低血糖引起的多汗常伴有頭暈乏力,飢餓感明顯。

大汗

指汗液淋漓不止,多見於炎熱的夏季或高溫作業者,內熱太盛,或服用發汗藥過量時都可以出現,如果遇此種現象,應區分原因處理。同時應大量的飲糖水,以免發生大汗後虛脫

如果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氣弱,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中醫認為陽氣將絕,元氣欲脫,津隨氣泄的危候,故稱為「絕汗」。

冷汗

當人的情緒受到突然刺激或緊張過度,如過度興奮,驚嚇引起的心慌,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等,常會出現「冷汗」。

香汗

如果汗出伴有芳香味,常見於糖尿病出現酮症酸中毒時。

鼻涕

鼻涕正常情況下是無色、透明的,並略帶一些粘性。鼻涕有濕潤鼻腔,保護鼻粘膜,過濾空氣,捕捉細菌的作用,所以有少量鼻涕並非壞事。如果過多,色狀不正常,那麼就是疾病的表現。

分泌物稀薄、透明,多見於風寒感冒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發作的病人。

如久流濁涕而有腥臭味者,是為鼻淵,由於感受外邪膽經蘊熱所致。

如鼻涕呈黃膿樣,常見於風熱感冒慢性鼻竇炎,此種黃膿鼻涕不但量多,而且還呈粘稠狀不易擤出。如果兒童鼻腔流出黃膿鼻涕,應想到鼻腔內有異物的可能,由於異物塞入鼻腔內時間過長,刺激鼻粘膜,也能出現黃膿鼻涕。

如有血性鼻涕,是由於鼻外傷炎症感染,異物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都可出現血性鼻涕,血性鼻涕還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切不可麻痹大意。


耳垢

耳垢,俗稱「耳屎」,醫學叫「耵聹」,耳垢對人的耳朵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並能防禦小蟲入侵和保護鼓膜

靈樞.脈度篇》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知五音矣。」故耳與全身均有聯繫,耳廓上有全身臟器及肢體的反應點

耳輪厚大紅潤,多為腎氣充足,身體強壯。

小兒耳根發涼,耳背有紅絡,為出麻疹的先兆。

耳內流膿水,病為膿耳或聤耳,多為肝膽濕熱所致。

關於「分泌物辨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