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野豌豆 | 中藥圖典 |
野豌豆 | |
---|---|
別名 | 救荒野豌豆、馬豆草[雲南]、野麻碗[重慶]、大巢菜、野綠豆、野菜豆 |
功效作用 | 補腎調經,祛痰止咳。用於腎虛腰痛,遺精,月經不調,咳嗽痰多;外用治疔瘡。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甘 |
目錄 |
種 名:野豌豆
學 名:Vicia sepium Linn.
別 名:救荒野豌豆、馬豆草[雲南]、野麻碗[重慶]、大巢菜、野綠豆、野菜豆
科:豆科
屬:野豌豆屬
來源:豆科野豌豆屬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藥。夏季采,晒乾或鮮用。野豌豆是匍生,高30-60厘米,小葉卵形,對生。淡黃綠色覆瓦狀花;分布於草地、灌木叢和沙地之中。根可以生吃,煮熟後味道更好。
性味歸經:甘、辛,溫。
功能主治:補腎調經,祛痰止咳。用於腎虛腰痛,遺精,月經不調,咳嗽痰多;外用治疔瘡。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產地分布
產西北、西南各省區。俄羅斯、朝鮮、日本亦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莖匍匐,莖柔細斜升或攀援,具棱,疏被柔毛。偶數羽狀複葉長7—12厘米,葉軸頂端卷鬚發達;托葉半戟形,有2-4裂齒;小葉5-7對,長卵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O 6-3厘米,寬0.4-1.3厘米,先端鈍或平截,微凹,有短尖頭,基部圓形,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短總狀花序,花2-4(—_6)朵腋生;花萼鍾狀,萼齒披針形或錐形,短於萼筒;花冠紅色或近紫色至淺粉紅色,稀白色;旗瓣近提琴形,先端凹,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內彎,最短;子房線形,無毛,胚珠5,子房柄短,花柱與子房聯接處呈近90。夾角;柱頭遠軸面有一束黃髯毛。莢果寬長圓狀,近菱形,長2.1_].9厘米,寬O.5-0.7厘米,成熟時亮黑色,先端具喙,微彎。種子5-7,扁圓球形,表皮棕色有斑,種臍長相當於種子圓周2/3。 花期6月,果期7__8月。2n=12,14,16—18。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 000—2 200米山坡、林緣草叢。
|
出自A+醫學百科 「野豌豆」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87%8E%E8%B1%8C%E8%B1%8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野豌豆」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