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菜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泥菜 | 中藥圖典 |
黃泥菜 Huánɡ Ní Cài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散瘀消腫。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Twinflower Wedelia |
始載於 | 《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 |
【藥 名】:黃泥菜
【拼 音】:HUANGNICA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黃泥菜的全草。
【性味歸經】:辛,溫。腎、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搗敷。
【別 名】:變化蟛蜞菊(《海南植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拉丁名】:黃泥菜Wedelia biflora (L. ) DC
【考 證】:始載於《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黃泥菜特徵
孿花蟛蜞菊 攀援狀草本。莖粗壯,長1-1.5m,基部徑約5mm,分枝,無毛或被疏貼生短糙毛。葉對生;下部葉有長達2-4cm的柄;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連葉柄長9-25cm,寬4-11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渾圓或稀有楔尖,邊緣規則的鋸齒,兩面被貼生短糙毛,主脈3,兩側的1對近基部發,出中脈中上部常有1-2對側脈,網脈通常明顯;上部葉較小,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連葉柄長5-7cm,寬2.5-3.2cm,基部通常楔尖。頭狀花序少數,徑可達2cm,生葉腋或枝頂,有時孿生;花序梗細弱,長2-(-4)-6cm;總苞半於形或近卵狀,徑8-12mm;總苞片2層,與花盤等長或稍長,長約5mm,背面被貼生的糙毛;外層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鈍或稍尖,內層卵狀披針形,先端三角狀短尖;托片稍摺疊,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或短尖,長約5-6cm;舌狀花1層,黃色,舌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8mm,寬約4mm,先端2齒裂,被疏柔毛,筒部長近3mm;管狀花花冠黃色,長約4mm,下部驟然收縮成細管狀,檐部5裂,裂片長圓形,先端鈍,被疏短毛。瘦果倒卵形,長約4mm,寬的3mm,具3-4棱,基部尖,先端寬,截平,被密短柔毛;無冠毛及冠毛環。花期幾全年。
|
出自A+醫學百科 「黃泥菜」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BB%84%E6%B3%A5%E8%8F%9C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黃泥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