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螺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錐螺厴
Zhuī Luó Yǎn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明目。主結膜炎
英文名 prick snail
始載於 中國藥用動物志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拼音名】 Zhuī Luó Yǎn

【英文名】 prick snail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錐螺科動物棒錐螺及筍錐螺的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2.Turritella terebra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退潮後於沙灘上掘沙捕取。用沸水燙死後,取厴,晒乾。

【原形態】 1.棒錐螺,貝殼尖錐形,質堅,一般殼高108-132mm,寬約為高的1/5。螺層20-23層,每層高、寬度增長均勻。殼面微凸,縫合線深,呈溝狀,殼頂尖細,螺旋部很高,約為體螺層的5倍。每一螺層表面有螺肋5-7條。肋間還雜有微細肋紋,體螺層上有螺肋9條。殼表黃褐色或紫褐色。生長線明顯,有時形成褶襞,殼口近圓形,殼內面具有與殼表螺肋相應的溝紋,外唇薄,易破損,內唇較堅。厴角質,圓而質,圓而薄,易破碎,粟色。核位於中央。

2.筍錐螺,貝殼長尖錐形,質稍薄,尚堅,一般殼高145-168mm,寬約為高的1/5,螺層28-29層,殼頂尖細,極易斷裂,縫合線深凹。螺層中部稍膨脹,每一螺層表面通常有螺肋5-6條,在體螺層約為11條,第2條間還具細肋。殼表黃褐色或淡灰紫色,生長線較稀,近邊緣常形成細的縱褶。殼口近圓形,內面紫褐色。外唇薄,銳利;內唇略厚,上端染有紫色。厴角質與上種相同。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活於潮間帶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40m深的泥沙質或軟泥質海底。

2.生活於10-40m深的泥沙質海底。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東、南沿海。

2.為福建以南沿海羽見種。

【性狀】 性狀鑒別,厴為類圓形有薄片,紅棕色至棕褐色,表面有環紋。角質,堅韌。氣微腥,味咸。

化學成份】 殼主含碳酸鈣。厴主要由膠蛋白組成,含蛋白質80%以上,還含10餘種胺基酸

【性味】 味咸;性平

【功效與作用】 清熱明目。主結膜炎

【用法用量】 內服:焙乾研粉,3-9g。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錐螺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