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金髮草 | 中藥圖典 |
金髮草 Jīn Fā Cǎo |
|
---|---|
別名 | 竹蒿草、筆須、龍奶草、羊丕草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濕;消積。主熱病煩渴;黃疸型肝炎;脾腫大;糖尿病;消化不良;小兒疳積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種 名: 金髮草
學 名: 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 Hack.
別 名: 竹篙草、黃毛草、金髮草、蓑衣草、竹葉草、露水草(四
科: 禾本科
屬: 金髮草屬
產地分布
海外分布 : 印度;馬來西亞到大洋洲。國內分布 : 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目錄 |
形態特徵
多年叢生草本,常具堅硬根頭。稈質堅硬似小竹,基部有被毛的鱗片,直立或基部傾斜,節上生根,高30—70厘米,徑粗達3毫米,多節,節上有髯毛,上部各節常多回分枝。葉鞘鞘口附近及邊緣有細長纖毛,余部有微柔毛或粗糙;葉舌甚短,上端有微小纖毛;葉片線形,長1—5厘米,寬1—3毫米,扁平或內卷,兩面均甚粗糙;總狀花1枚,單生於枝頂,緊密,細弱,長1.3—3毫米,花序梗常彎曲;穗軸節間與小穗柄近等長,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一面扁平,兩側被長纖毛;無柄小穗長達3毫米;基盤毛長約1.5毫米;穎片質地較薄,第一穎比第二穎短,先端截平,具纖毛,具3脈;第二穎舟形,近先端邊緣處具長纖毛,具1中脈且延伸成13-20毫米的細長芒;第一小花雄性,內外稃長圓狀披針形,無芒,雄蕊2枚,花藥黃色,長約1.5毫米,稀有時中性;第二小花兩性,外稃先端淺2裂,裂齒間伸出細長芒;芒長15—1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雄蕊2枚,花藥帶紫色,長約2毫米;有柄小穗較小,第一小花通常不存在。
藥材——金髮草
簡介
生境: 山坡,草地,路邊,溪旁草地的乾旱向陽處。
【藥名】金髮草
【別名】竹蒿草、筆須、龍奶草、羊丕草。
【漢語拼音】jin fa ca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Hack
【功效】清熱;利濕;消積
【科屬分類】禾本科
【主治】熱病煩渴;黃疸型肝炎;脾腫大;糖尿病;消化不良;小兒疳積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石縫中,或河岸潮濕之處。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雲南、四川等地。
植物形態
金髮草 多年生草本,根頭堅硬,鬚根較粗壯。稈質堅硬,基部被毛茸之鱗片,直立或基部傾斜,高30-60cm,基部徑1-2mm,具多節,節被髭毛,上部各節常多回分枝;葉鞘口邊緣被纖毛;葉舌短或近於無;葉片線形,長1.5-5.5cm,寬1.5-4mm,先端漸尖,兩面均甚粗糙,扁平或內卷。總狀花序一枚頂生,細弱,彎曲,乳黃色,長1.3-3cm,寬約2mm;穗軸節間和小穗柄幾相等長,先端稍膨大,兩側具細長纖毛;無柄小穗長2.5-3mm,基盤上具柔毛;第1穎扁平,稍短於第2穎,先端截平並具纖毛,具3-4脈,脈上糙澀,第2穎舟形,與小穗等長,近先端邊緣處被長纖毛,具一脈並延伸成芒,芒長13-20mm,稍曲折。第1花雄性,外稃長圓狀披針形,無芒,稍短於第1穎,內稃長圓形,等長或稍短於外稃;雄蕊2,花藥黃色;第2花兩性,外稃先端2裂,齒間伸出彎曲的芒,內稃與外稃等長;雄蕊2,花藥黃色;子房細小,卵狀年圓形,無毛;花柱2,柱頭帚刷狀;有輛小穗形較小,第1花缺如,第2花或可兩性,具1推蕊。花、果期4-10月。
【性味】甘;涼
【出處】《中華本草》
|
關於「金髮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