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因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維生素A缺乏病 >> 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因學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11.1.1 原發性

根據多年的研究與觀察,維生素A缺乏在嬰兒與4~5歲幼兒中發病率遠較成人為高。這是因為孕婦體內所含胡蘿卜素與維生素A,因胎盤屏障的關係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因此胎兒肝中維生素A的儲存量就很低。一般嬰兒每克肝中維生素A含量為27~37IU,成人為80IU,嬰兒較成人低一倍多。若在哺乳時無維生素A補充,嬰兒很容易發生原發性維生素A缺乏。這也是不已開發國家中嬰幼兒發生維生素A缺乏很多的主要原因。

維生素A多存在動物性食品如乳製品、蛋類及動物內臟尤其肝臟中含量較高。但在我國及一些發展中國家,這類食品供應較少,多依靠從植物來源的胡蘿卜素供應。根據侯祥川等的分析,蔬菜中以豌豆苜蓿胡蘿卜薺菜菠菜、蕃茄、辣椒中較高,水果中以香蕉、柿子、橘、桃等含量豐富,當胡蘿素進入腸內後,需由膽汁幫助將其轉變成水溶性的複合物,再由腸粘膜吸收。過去認為胡蘿卜素轉變為維生素A的場所是肝臟。最近的實驗證明在腸粘膜中已將大部分胡蘿卜素轉變為維生素A。但胡蘿卜素的可利用率還是很低的。根據李澤英等的研究其可利用率為20~40%,陳惇等在正常成人的維生素A需要量研究中,在膳食中胡蘿卜素含量較低的情況下,可利用率也僅20~40%,這也是造成維生素A缺乏的原因之一。

在我國北方,在冬季,綠葉蔬菜嚴重缺乏,整個冬季僅靠大白菜、蘿卜為副食,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性食品也攝取較少。根據陳仁惇等的調查,血中維生素A在48IU以下者佔75%。在南方,根據牛育惠等的調查,在廣東5、6月間,由於天氣炎熱,蔬菜生長較少,血漿中維生素A的含量在5.5~39.2IU%,也顯著低於正常水平。以上是由於食物中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攝取量不足而造成的原發性缺乏。

11.1.2 影響消化吸收的因素

一些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急性腸炎痢疾口炎性腹瀉(Sprue)、結腸炎,粥樣瀉都會使胃腸功能紊亂,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胰腺炎造成胰腺管堵塞,膽石症形成膽道堵塞,使胰酶,膽汁的分泌減少或停止。也能影響胡蘿卜素與維生素A的吸收而形成缺乏。一些寄生蟲病鞭毛蟲病、蛔蟲鉤蟲病等,干擾了小腸的吸收,也是引起維生素A缺乏的原因之一。

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維生素,所以它們的吸收與膳食中的脂肪有密切關係。若膳食中脂肪含量較低,則可顯著影響吸收。Brown等發現若膳食脂肪酸的碳鏈較短,胡蘿卜素的吸收較高,碳鏈較長,吸收較差。其吸收百分比與碳鏈的長短成反比。這種維生素都是以微膠粒(micella)的形式被吸收的。維生素A被吸收入體內後,是以一分子的視黃醇蛋白質[即一分子的特殊運輸蛋白質,視黃醇結合蛋白(RBP)與一分子的前白蛋白]形成複合分子後轉運的,所以也與蛋白質的營養情況密切有關。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兒童或成人,其維生素A的吸收受到影響,並使血清中維生素A含量降低。

11.11.3 影響儲藏、利用與排泄的因素

人體內的維生素A90~95%儲藏於肝臟,所以肝臟疾病如肝寄生蟲病、肝炎肝硬化可使肝的體積縮小,機能減退,從而減少維生素A在肝內的儲存而形成缺乏。

一些消耗性傳染病,如兒童所患的麻疹猩紅熱肺炎肺結核等都會使體內儲存的維生素A減少。這一方面是因患者高燒,促使分解代謝增加,使肝中的維生素A分解及消耗。另一方面是高燒造成食欲不振及消化道的消化吸收發生障礙而使維生素A的攝取量不足所致。我國習俗患病時長期忌食也是造成維生素A缺乏的原因之一。

根據Hoppner在加拿大屍檢時對肝內維生素A含量的測定。意外死亡的屍體中維生素A含量要高於因疾病死亡的人的含量。例如死於闌尾炎的肝內維生素A含量為意外死亡的50%,肝炎為30%,慢性腎炎僅11%。前者是由於消耗性疾病分解代謝增高所致。後兩者除分解代謝增高外,另一重要原因是維生素A代謝產物在尿中的排出量增加。

32 維生素A缺乏病 | 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與缺乏症状 32
關於「營養學/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因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