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拐藤根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花拐藤根 | 中藥圖典 |
花拐藤根 Huā Guǎi Ténɡ Gēn |
|
---|---|
別名 | 菜豆藤、產後補、能藤、螞蝗藤、長打破碗、腰骨藤、火燒角、黃心泥藤、亞八藤、筆須藤、厚皮藤、鉤婆藤、坭藤母、紅杜仲藤、乳汁藤、多鬚根、麻子藤 |
功效作用 |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婦女閉經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泉州本草》 |
毒性 | |
歸經 | 肝經、腎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苦 |
(《泉州本草》)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
【植物形態】帘子藤,又名:花拐藤。
常綠攀援藤本。枝柔弱,平滑,圓柱形;幼枝微被短茸毛。葉對生,軟紙質,近卵形或卵狀長方形,長6.5~9厘米;寬3~4.5厘米,先端短漸尖,尖頭稍鈍,基部近心形,兩面無毛,側脈4~6對;葉柄長約1.5厘米。聚傘花序開展,頂生及腋生,下垂,長達15厘米,近光淨;花梗長約1厘米;花粉紅色,長約8毫米,花冠高腳盆狀,筒膨闊,冠片短,卵圓形,粘合於柱頭之上。蓇葖果柔弱,極細長,下垂略扭,長約30厘米。種子扁平,長約2厘米,種毛白色,僅基部淡褐色,約與種子等長。花期5~7月。果期11月以後。
生於低山區或丘陵地灌木叢中或小樹林中,分布廣西、廣東、雲南,貴州、陝西等地。
【採集】隨時可乘,洗淨,切段晒乾。
【性味】味苦辛,性微溫。
【歸經】入肝、腎、脾三經。
【功用主治】①活絡行血,除濕去風。治跌打損傷,關節痛風,癰疽及婦女閉經。(性味以下出《泉州本草》)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貧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3~4兩)。
|
出自A+醫學百科 「花拐藤根」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A%B1%E6%8B%90%E8%97%A4%E6%A0%B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花拐藤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