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治病/小兒遺尿
醫學電子書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兒科疾病 >> 小兒遺尿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
遺尿是指小兒睡夢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病症。多見於3歲~10歲小兒。小兒3歲以內,由於神經發育尚未健全,排尿習慣未養成而尿床不作病論,若發生於3歲以上,則作病論。本病表現為入夜不自主排尿,遇疲勞、陰雨天加重,輕者數夜1次,重者一夜數次。可伴見面色萎黃,精神不振,頭暈腰酸,四肢不溫,年齡大的患兒有怕羞、緊張感等。除少數由於尿路病變、脊柱裂等器質性病所致,大多數是因大腦皮質及皮質下中樞功能失調而引起。
中醫認為本病形成是因小兒素體虛弱,腎氣不足,或病後體弱、下元虛寒,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不能制約水道,則發生遺尿症。
本症若病情頑固,或治療不得法,往往遷延不愈,使患兒精神抑鬱,影響患兒身心健康。
(一)起居調養法
患遺尿症的小兒多數身體虛弱,平素應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晚飯前後控制飲水量,晚飯菜食中適當加鹽,使夜間膀胱中積蓄的尿量相對減少,不能引起排尿反射。注意避免患兒過度疲勞和緊張,睡前令小兒排空小便,被子不要過重。夜間適時叫醒小孩排尿,也有利於形成條件反射。
有些孩子遺尿是由於夢中錯覺或睡眠姿式造成的。可在孩子入睡前,將兩條毛巾包紮於腰腹部,毛巾的兩端各縛打成結,正好腹背各一個,這樣孩子仰臥和俯臥就會被毛巾結阻擋,從而使小兒養成側臥習慣。採取這一措施後,孩子睡夢和熟睡程度都有較大改變,有尿時也易醒來,自己起床排尿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已養成側臥習慣,就不必用毛巾了。
(二)心理調養法
患遺尿症的小兒多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易有緊張、羞怯等症状。家長與醫生應注意分析小兒遺尿的原因,排除患兒的心理壓力。不應採取任何呵斥、挖苦,甚至恐嚇、羞辱的作法,防止傷害小兒的自尊心,而不利於糾正小兒遺尿症。
(三)飲食調養法
(1)韭菜籽9克,研末,做在餅內,蒸熟後分2次吃,連服3~5天。
(2)取雞蛋1個,一端扎一孔,塞入白鬍椒5~7粒,堵住小孔,蒸熟後食用雞蛋。每3天服1次。
(四)藥物調養法
1.常用驗方
(1)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適量,調服。口服2~3次。主治小兒腎氣不足,膀胱失約引起之遺尿。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末,水沖調服。每次3克,每日3次。
(3)党參6克,黃芪7克,茯苓6克,升麻3克,白朮6克,五味子3克,益智仁5克,補骨脂3克,烏藥5克,懷山藥7克,雞內金5克。每日劑,一般5~7劑為1療程。
2.中成藥方
(1)縮泉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2)金匱腎氣丸,每日2次,每次粒,淡鹽湯吞服,主治下元虛寒之遺尿。
(3)補中益氣丸,每日2次,每次10克,吞服,主治脾肺氣虛之患兒。
(五)針灸調養法
(1)針刺夜尿點(在小指掌面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處),每次留針15分鐘,隔日1次,7次為1療程。
(2)針刺百會、關元、中極、三陰交,針後加灸或採用溫針灸,每日下午1次。
(3)將耳針刺入長強、三陰交後,以十字膠布固定,留針12~18小時。
(4)主穴關元,配穴三陰交、神門,採用艾炷直接灸法,艾炷如綠豆大,連續灸10壯。可配合針刺三陰交、神門。6歲以下小兒用迅速淺刺法,不留針;6歲以上小兒用補法,留針15~20分鐘。
(4)針刺雙側三陰交,強刺激不留針;神闕、關元拔火罐,留罐3~5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5)耳針取腎、膀胱、尿道、皮質下、交感、腎上腺、神門。採用穴位貼壓法。左右兩側穴位可輪換使用。
(六)推拿調養法
(1)捏脊:患兒俯臥,從長強(尾骨尖端下)起,沿脊柱兩側雙手捏提皮膚,逐漸向上移至大椎穴,每5~6次捏提一下,共7遍。再行推拿法:仰臥,兩手拇指分別從臍部沿腹白線直推到恥骨聯合,推100~200次,隨後在臍下即兩髂前上棘間連線中點處,用兩手拇指向左右分推100~200次。
(2)耳穴按摩:將膠布剪成約0.5平方厘米的小塊,中間貼1粒綠豆,貼在耳殼所須按摩穴位上。選用腎、膀胱、皮質下、枕、耳尖、外生殖器、交感。每日早晚按摩1次,每次20分鐘,第1天晚按摩40分鐘。手法由輕到重,以不痛為度,使耳部發熱。7日後換貼對側耳穴,1~4周為1療程。
(七)其他調養法
1.刮痧法
2.敷臍法
(1)蔥白(連根)6~7厘米支,硫黃30克,共搗爛埋臍,固定8~10小時。
(2)黑胡椒適量,傷濕膏1張。每晚睡前將適量黑胡椒放臍窩中,以填滿為度,用傷濕膏貼好壓緊。24小時後去掉或更換,7次為1療程。敷後微有熱感,偶有大便乾燥的現象,停藥後即可消失。
參看
小兒厭食症 | 鵝口瘡 |
關於「自我調養治病/小兒遺尿」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