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學/心包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胸外科學》 >> 心血管外科的治療概況 >> 常見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療適應症和方法 >> 心包疾病
胸外科學

胸外科學目錄

(一)急性化膿性心包炎

急性化膿性心包炎是一種由化膿細菌引起的心包急性化膿性炎症。由於抗菌素廣泛應用,發病率明顯降低。

1.病因及致病菌:可由外傷所致心包直接污染髮病。平時所見多為繼發於皮膚、軟組織、骨髓急性感染所致敗血症膿毒血症。亦有部分繼發於膈下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常見。

2.病理:病變早期為心包充血水腫、大量白血球浸潤、纖維素沉積,可侵犯心肌引起心肌表面化膿性炎症。心包內滲出液含多形核白血球,呈米渣汁或膿血樣,滲出多且速度快時,可發生急性心包填塞。在急性發病期治療得當,可炎症消退而愈,否則病情遷延可轉為慢性心包炎

3.臨床表現體征:患者多為幼兒或青少年。起病多有發冷發熱多汗、周身倦怠、食慾減退貧血全身感染徵象,可有不同程度心慌、氣短咳嗽、不能平臥及胸骨後疼痛不適。

體格檢查,早期心前區可聽到心包摩擦音,隨心包內滲液增加,心界擴大,心尖搏動消失,心音遙遠,脈壓變窄,心率加快,頸靜脈怒張,肝大等。

4.有關診斷檢查:

X線:表現心包積液征,心影呈燒瓶樣,心緣各孤消失,心臟搏動減弱等。

心電圖:各導聯呈現QRS波群低電壓,標準肢體導聯ST段抬高,T波倒置。

超聲心動圖心包腔內大量液體反射波。

心包穿刺:抽出有膿性液體即可診斷,穿刺物送塗片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

5.治療:

(1)全身治療:靜脈給足量有效抗菌素行抗菌治療。同時加強全身支持,少量多次輸新鮮血,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維持電解質平衡,必要時物理降溫。

(2)心包穿刺術:適用於病變早期,滲出液尚稀薄時的排膿和心包腔內注入抗菌素。穿刺視積液多少,可選用劍突下入路或胸骨旁入路。每次排膿並注入抗菌素。為了安全,穿刺可在心電圖監測下進行,即穿刺針連到胸前導聯探查電極上,針尖觸及心肌時,心電圖即出現反向QRS波群,有條件時,亦可在超聲監測下進行。

(3)心包切開引流術:適用於經反覆心包穿刺治療而病情無明顯改善的患者。操作可在局麻下切除左側第五或第六肋軟骨結紮切斷乳內動脈,經肋軟骨床切開心包,清除心包內膿液後,用溫鹽水沖洗。心包切緣縫於胸壁切口,心包內可放橡皮片引流。術後每日換藥時可用溫鹽水沖洗並置入抗菌素。

(4)心包部分切除術:適用於久病,已發展為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患者。

(二)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是由於心包慢性炎症所導致心包增厚、粘連甚至鈣化,使心臟舒張、收縮受限,心功能減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環障礙的疾病

1.病因及病理: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多數由結核性心包炎所致。急性化膿性心包炎遷延不愈而成者約佔10%,其他亦可由風濕創傷縱隔放療等引起,占極少數。

病理改變發生在心包壁層臟層,隨病變發展,心包之間粘連,增厚,甚至鈣化。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縛心臟。在腔靜脈入口處可形成狹窄環,造成嚴重梗阻,在房室溝形成重度縮窄,使患者產生類似房室瓣狹窄的症状和體征。由於心臟活動受限,心肌早期發生廢用性萎縮,晚期可發生心肌纖維化。由於心臟舒張明顯受限,充盈量減少,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室舒張壓升高,靜脈迴流受限,靜脈壓升高,全身各臟器淤血,出現頸靜脈怒張、肝大、腹水胸水等徵象。

2.臨床表現:結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後3~6個月出現症状。常見的有疲乏、氣短、尿少腹脹、食慾減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腫者,呼吸困難加重。

3.體格檢查:縮窄較重者,多呈慢性病容,頸部淺靜脈怒張,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心率快,心音弱,脈搏細而有奇脈腹部膨隆,呈蛙腹狀,肝臟腫大,肝頸征陽性。血壓處於低水平,脈壓差變窄。中心靜脈壓升高可達20cmH2O以上。

4.輔助檢查:

X線:心影正常或輕度擴大,左右心緣變直,上腔靜脈影增寬,心臟搏動減弱,可有心包鈣化或胸腔積液征。

心電圖:各導聯QRS波群低電壓,T波低平或倒置。部分病人可見心房纖顫

超聲心動圖:可見心包增厚、粘連、積液和鈣化、心房擴大,心室縮小,心功能減退。

右心導管檢查:心排血量低於正常。心腔各部位壓力普遍升高,肺毛細壓亦升高,右室舒張壓升高明顯,舒張早期低垂,晚期升高。

5.鑒別診斷: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根據病史、症状和體格檢查多不難診斷,但常需注意與心肌病肝硬化瓣膜病所致心衰等鑒別。

6.外科治療:慢性縮窄性心包炎一旦確定診斷,應儘早手術治療。術前應根據病人情況作好準備工作。如限制鈉鹽、適當應用利尿劑,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小量輸血血漿、結核性病人抗癆治療,以及適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手術經路常採用縱劈胸骨入路或左前外剖胸切口。心室前方增厚心包上作小切口,接近心肌時需小心,至心包壁、臟層之間時,可見心臟收縮時心肌向外稍膨出,沿壁、臟二層之間向上下及兩側分離,分離順序為先左室、再右室流出道,右心室本部,最後松解上、下腔靜脈。心包切除範圍兩側應達膈神經後,上至大動脈根部,下達膈面大部。分離過程中防損傷冠狀動脈和心肌。

重症患者,手術死亡率較高,在死亡病例中約75%死於急性或亞急性心力衰竭,因此,術後嚴格根制容量,適當強心支持仍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部分。

參看

32 常見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療適應症和方法 | 先天性心臟病 32
關於「胸外科學/心包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