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
A+醫學百科 >> 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 |
Q熱的臨床表現,X線檢查常發現肺下葉周圍呈節段性或大葉性模糊陰影,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類似支氣管肺炎。
目錄 |
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的原因
伯納特立克次體感染。
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的診斷
(一)臨床診斷 凡發熱患者,如有與牛羊等家畜接觸史,當地有本病存在時,應考慮Q熱的可能性。對伴有劇烈頭痛、肌痛、肺炎、肝炎、外斐氏試驗陰性者應高度警惕。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 血細胞計數正常,中性粒細胞輕度左移,血小板可減少,血沉中等程度增快。
2.血清學
(1)補體結合試驗 急性Q熱Ⅱ相抗體增高,Ⅰ相抗體呈低水平。若單份血清Ⅱ相抗體效價在1:64以上有診斷價值,病後2~4周,雙份血清效價升高4倍,可以確診。慢性Q熱,Ⅰ相抗體相當或超過Ⅱ相抗體水平。
(2)微量凝集試驗 Ⅰ相抗原經三氯醋酸處理轉為Ⅱ相抗原,用蘇木紫染色後在塑料盤上與病人血清發生凝集。此法較補體結合試驗敏感,陽性出現率(第一周陽性率50%,第2周陽性率90%),也可採用毛細管凝集試驗。但特異性不如補結合試驗。
(3)免疫熒光及EliSA檢測Q熱特異性IgM(抗Ⅱ相抗原),可用於早期診斷。
3.病原分離 取血、痰、尿或腦脊液材料,注入豚鼠腹腔,在2~5周內測定其血清補體結合抗體,可見效價上升;同時動物有發熱及脾腫大,剖檢取脾組織及脾表面滲液塗片染色鏡檢病原體;也可用雞胚卵黃囊或組織培養方法分離立克次體,但須在有條件實驗室進行,以免引起實驗室內感染。
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的鑒別診斷
兩下肺紋理增粗: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X線檢查中可見兩下肺紋理增粗,症状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部分患者發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由於遷延不愈而發展為本病。主要症状為慢性咳嗽、咳痰和氣短或伴有喘息。症状初期較輕,隨著病程進展,因反覆呼吸道感染,急性發作愈發頻繁,症状亦愈嚴重,尤以冬季為甚。
肺紋理增粗:肺紋理是指胸部影像檢查時看到的從肺門向肺野外圍延伸的放射 條狀陰影。它主要由肺動脈、肺靜脈、支氣管及淋巴管組成。X線胸 片上肺紋理增多。常引起本症状的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 風心病、先心病、 塵肺、癌性淋巴管炎等。
肺紋理減少:肺紋理的改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凡組成肺紋的任何結構發生病變,均變導致肺改變,肺紋稀少多由於肺容積過度膨脹如肺氣腫等,先天性心臟病肺少血時肺紋也稀少。肺紋理減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肺血管的減少、變細,即所謂「肺缺血征」。
(一)臨床診斷 凡發熱患者,如有與牛羊等家畜接觸史,當地有本病存在時,應考慮Q熱的可能性。對伴有劇烈頭痛、肌痛、肺炎、肝炎、外斐氏試驗陰性者應高度警惕。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 血細胞計數正常,中性粒細胞輕度左移,血小板可減少,血沉中等程度增快。
2.血清學
(1)補體結合試驗 急性Q熱Ⅱ相抗體增高,Ⅰ相抗體呈低水平。若單份血清Ⅱ相抗體效價在1:64以上有診斷價值,病後2~4周,雙份血清效價升高4倍,可以確診。慢性Q熱,Ⅰ相抗體相當或超過Ⅱ相抗體水平。
(2)微量凝集試驗 Ⅰ相抗原經三氯醋酸處理轉為Ⅱ相抗原,用蘇木紫染色後在塑料盤上與病人血清發生凝集。此法較補體結合試驗敏感,陽性出現率(第一周陽性率50%,第2周陽性率90%),也可採用毛細管凝集試驗。但特異性不如補結合試驗。
(3)免疫熒光及EliSA檢測Q熱特異性IgM(抗Ⅱ相抗原),可用於早期診斷。
3.病原分離 取血、痰、尿或腦脊液材料,注入豚鼠腹腔,在2~5周內測定其血清補體結合抗體,可見效價上升;同時動物有發熱及脾腫大,剖檢取脾組織及脾表面滲液塗片染色鏡檢病原體;也可用雞胚卵黃囊或組織培養方法分離立克次體,但須在有條件實驗室進行,以免引起實驗室內感染。
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加強預防,如飲用牛奶必須經煮沸或巴斯德消毒。對患者應嚴格隔離,對其痰液、排泄物消毒。對流行區接觸家畜及屠宰場、生奶加工、實驗室操作人員進行疫苗接種,必要時予以預防性藥物治療。儘管寇熱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不佔主要,但對污染的患者血、尿、痰、衣物、屍檢標本等,操作時應戴手套、口罩,而不用手直接接觸。
參看
關於「肺部或支氣管周圍可呈現紋理增粗及浸潤現象」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