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齒天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羊齒天冬
Yánɡ Chǐ Tiān Dōnɡ
別名 月牙一支蒿、千錘打、廣麥冬、小天冬、土百部、九重根、峽州百部、百部、千打錘、七姐妹、天門冬、假天冬、飛天蜈蚣、鐵松、岩雞、九斤子、山天冬、土寸冬、干朵蓮、滇百部、小百部、滇天冬、月牙一枝蒿、兒多線苦、一窩雞、一窩羊
功效作用 潤肺止咳。用於肺結核久咳,肺膿瘍,百日咳,咯痰帶血,支氣管哮喘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別名】月牙一支蒿、千錘打、廣麥冬、小天冬、土百部、九重根

【來源】為百合天門冬屬植物羊齒天門冬Asparagus filicinus Buch.-Ham.,以塊根入藥。秋季採挖,洗淨,去外皮晒乾或蒸熟陰乾。

性味歸經】甘、淡、平。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用於肺結核久咳,肺膿瘍,百日咳,咯痰帶血,支氣管哮喘

【用法用量】 0.2~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羊齒天冬.版本二

【出處】

1.《本草圖經》百部條下載有峽州百部圖,據其形態考證,當為百合科羊齒天門冬。

2.《滇南本草》所載百部亦為本種。

可見,古代羊齒天門冬一直被作為百部使用,為西南地區百部的一個主要品種,但現已逐漸停止作百部使用。

【拼音名】Yánɡ Chǐ Tiān Dōnɡ

【別名】峽州百部、百部、千打錘、土百部、七姐妹、天門冬、假天冬、飛天蜈蚣、鐵松、岩雞、九斤子、山天冬、土寸冬、干朵蓮、滇百部、小百部、滇天冬、月牙一枝蒿、兒多線苦、一窩雞、一窩羊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羊齒天門冬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aragus filicinus Buch. -Ham.ex D.Don

採收和儲藏:春、秋兩季採挖,除去莖,洗淨,煮沸約30min,撈出,剝除外皮,晒乾。

【原形態】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70cm。根肉質,呈紡錘形,多條至數10條簇生,外皮黃褐色,肉質白色,多數形似麥冬而大,其長度不一,最長可達8cm,粗5-9mm,但形狀大小、色澤常變化不一。根莖極短,其上生莖,近平滑,通常2分枝,無木質化硬刺。葉片極小,退化呈鱗片狀;形似葉的綠色部分為葉狀枝,常2-5成叢,扁平呈鐮刀狀,外觀似羊齒植物,大小變化基大,長3-15mm,寬0.8-2mm,先端漸尖,具中脈。花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有時略帶紫色,每1-2朵腋生;花梗纖細,長約20mm,中部有關節;雄花花被片6;雄蕊短於花被;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漿果近球形,下垂,干後變紫黑色,直徑約6mm;種子2-3顆。花期5-7,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間疏林、灌木叢下,山谷及溝底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塊根呈長紡錘形,長2.5-5cm,直徑5-10mm,有時成簇。表面棕黑色,有細密根毛,縱皺紋深淺不等。質堅韌,有粘性,斷面角質樣。中心中柱細,黃白色。有豆腥氣,味淡。

化學成份】根中含22-甲氧基天門冬皂甙Ⅳ(22-methoxy-Asp-Ⅳ)β-蛻皮素(β-ecdysone),羊齒天冬甙A即菝葜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aspafil-ioside A, sarsasapogenin -O-β-D-xyl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ide],羊齒天冬甙B即菝葜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l→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l→6)-β-D-吡喃葡萄糖甙]

【性味】味甘;苦;性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殺蟲止癢。主陰虛肺燥;肺癆久咳;咯痰不爽痰中帶血;疥癬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關於「羊齒天冬」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