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茶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茶
Shí Chá
別名 東南長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功效作用 清涼解毒。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疾患。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石茶

【別名】 東南長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來源】 苦苣苔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江西、福建、湖南、廣東。

【性味】 苦,涼。

【功效與作用】 清涼解毒。主要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疾患。

【用法用量】 2~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石茶

【拼音名】 Shí Chá

【別名】 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東南長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晒乾。

【原形態】 東南長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長約4cm。葉4-16,均基生;葉柄長1.8-8cm,粗壯,有短糙毛;葉片紙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有2.2-10cm,寬1-3.6cm,先端急尖或微尖,基部楔形,邊緣密小牙齒,兩側均被短伏毛,側脈每側5-7條。聚傘花序狀,2-4條,2-3回分枝,第短伏毛;花萼長4.5-7mm,5裂達基部,裂片狹線形,外面被短伏毛,內面無毛;花冠長1.5-2cm,外面被短柔毛,內面近無毛,簡狹鍾狀,上唇長3-5mm,2裂至中部,裂片斜扁三角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卵形;雄蕊無毛,花藥橢圓形,退化雄蕊2,長約0.5mm;花盤環狀;雌蕊長約1.6cm,疏被小腺體;子房無柄,柱頭扁球形。蒴果線形,長2-3.4cm,無毛。種子狹窄橢圓形或紡錘形,長0.4-0.5mm。花期4月左右。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林下或山坡石上或石崖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

【性味】 味苦;辛;懷涼

【功效與作用】 散風熱解毒。主感受風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石茶」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